澎湃新闻网报道“变化中的中东国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6-10-24 浏览次数: 224

20161023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变化中的中东国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1024日,澎湃新闻网报道了此次研讨会,并引用了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和钮松副研究员的学术观点,全文如下:

摩苏尔战役打响一周,超预期进展或成就奥巴马反恐政治遗产

当俄罗斯与叙利亚政府给局势焦灼的阿勒颇留下短暂的停火机会,另一场中东战火在叙利亚近邻伊拉克打响。

过去一周,在美国为首的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下,伊拉克政府向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盘踞在伊拉克的大本营摩苏尔发起总攻。如今,伊拉克军队已收复了摩苏尔周边20多个村庄。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表示,摩苏尔战役初期进展顺利,超出预期,非常有信心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彻底收复摩苏尔。

“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1023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变化中的中东国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研讨会上,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奥巴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在其任内能够将IS赶出伊拉克,也算是其反恐方面的政治遗产。”

三面围剿引发“罕见的人道主义危机”

当地时间1017日凌晨,伊拉克总理阿巴迪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收复被IS占领两年的伊第二大城市摩苏尔的战役正式开始。目前,伊拉克政府军从北面、南面和东面三个方向想摩苏尔发起围剿。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22日,在北线战场,伊军已经前进到了距离摩苏尔仅5公里的区域;在东线战场,伊反恐部队则完全控制了被称为“摩苏尔东大门”的巴尔特拉;在南线战场,伊军宣布夺取了摩苏尔东南20公里的基督城卡拉库什,先头部队已经进入该镇进行排雷工作,并向邻近的另一个村庄凯勒姆拉什进发。

然而,伊拉克军队在美军的帮助下节节逼近摩苏尔之际,IS武装分子的负隅顽抗造成了大规模伤亡。

据法新社消息,摩苏尔南部的一座硫磺厂19日早IS武装人员纵火,次日,该地被政府军接管。22日,纵火引发的有毒烟雾飘散到附近区域,当地居民、士兵和记者都能闻到。烟雾已造成千人就医。据伊拉克安全部队介绍,扑灭大火还需要23天。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伊拉克情报人员消息,IS武装分子在后撤途中处死了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共284名男性。他们曾经被IS用来充当抵抗政府军的“人体盾牌”,死亡时间有可能是在上周四或者上周五。但是由于提供情报者要求匿名,目前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尚无法得到确认。

目前,约有120万平民被困在摩苏尔,包括60万名儿童。联合国官员预计,收复摩苏尔之战将引发一场“罕见的人道主义危机”。

“今年年初以来,美俄就打击IS问题达成一致后,在战略和战术上进行了分工合作,IS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基本就缩在摩苏尔等几个大城市。从全局来讲IS已经元气大伤,所以美国协助伊拉克军队,从军事上拿下摩苏尔应该问题不大。”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钮松向澎湃新闻表示。

但是,在美国、伊拉克与IS展开的非对称战争中,即使伊拉克军队攻占了摩苏尔,IS的武装人员也可以化整为零,继续战斗。

“另一方面,IS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思潮,只要有这种思潮的存在,作为一个个持有这种思想的个体就有可会能采取人体炸弹等形式发动恐怖袭击。”钮松指出,“所以在未来,对于伊拉克政府和美国而言,更大的安全威胁可能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IS武装分子失去领地后,陷于一种更为分散的无形状态。”

摩苏尔战役与美国的收缩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20日撰文指出,“对伊拉克城市摩苏尔的总攻突出表明,未来三个月将是国际政治的一段危险时期。”

伴随着美国大选的的临近和美国权力交接期的到来,未来三个月内,美国对中东的政策料将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被内政牵制注意力的美国,也不愿与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产生过多纠葛。

“俄罗斯将会抓紧这段时间,继续(在叙利亚)做一些有助于其自身利益的动作。”李伟健指出。过去一年,在俄罗斯空天部队的帮助下,叙利亚政府从摇摇欲坠到站稳脚跟,并开始谋求夺回阿勒颇以期在未来的政治谈判中手握更多筹码。

“美国依然不愿意看到俄、叙政府在这一方面有进一步动作,但是美国也依然没有太多的条件去阻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下一任总统还悬而未决之时,美国没有意愿为了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而重新投入中东乱局。”李伟健说,“未来,无论是希拉里或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们都不会再在中东地区增加投入,而是会延续当前的收缩态势,只是一个(希拉里)是缓慢地收缩,另一个(特朗普)可能快速回撤。”

然而,在美国战略东移,逐渐减少在中东的介入后,谁将成为下一个中东事务的指导者?

“无论是域内大国还是国际强国,能主导中东地区格局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美国在衰退,俄罗斯也难以主导。”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指出。

李伟健对这样的局势变化持有乐观态度,他认为,中东国家将会倚靠各自的势力,通过磨合重建中东秩序,这是一种积极的格局转变。土耳其、沙特、伊朗等域内很多国家都在做调整。“未来,中东可能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多元的地区结构。”

而对于中国应该在中东秩序磨合重建过程中以何种形式发挥何种作用,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杨洁勉认为,首先,中国不能跟着西方定义来看待中东问题,不能简单地把中东视为动乱之源,也不能根着美国和西方对中东战局的判断而随之起舞。“在此基础上,中国可以从此前的适度超脱转变为适度的介入。”

过去一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发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埃及、伊朗的访问,都标志着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中国已与7个中东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有9个中东国家成为亚投行的创始国。

“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有自己的立场,如果其他一些国家的立场与之相近,那么我们就能合作,比如在推动地区问题、促进巴以和平进程等方面。若是因为美国的收缩而认为中国有机会填补空缺,这种‘此消彼长’的观点还是带有些冷战思维。”

李伟健同时指出,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话语权的构建。“习主席说,中东的问题主要在于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核心话语;我们要推动中东的发展,从根本上来维持地区的和平稳定,这是我们的特色;‘一带一路’是我们提出的倡议,就要把它背后的话语讲出来,得到地区国家、人民和其他大国的认同和支持。”

“相比于西方强调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治理理念,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要把这个概念做大做强。”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