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阿拉伯版北约’网眼大”,《环球》
发布时间: 2018-08-22 浏览次数: 271

2018822日,上外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研究员在《环球》发表评论文章《“阿拉伯版北约”网眼大》(见《环球》2018年第17),全文如下:

“阿拉伯版北约”网眼大

长期以来,欧洲、亚太和中东,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重点地区。然而,与美国在北美和欧洲建立北约多边军事联盟,以及在亚太地区建立美日、美澳、美韩等双边军事联盟相比,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直难以建立稳固而正式的军事联盟,这主要是因为中东地区国家国情、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安全利益诉求千差万别。

20世纪50年代,美国撮合英国与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等组建巴格达条约组织(伊拉克退出后,更名为“中央条约组织”)。美国名义上是该组织的观察员,实际上是真正的“操盘手”,是冷战时期这一“中东版北约”的始作俑者。但不到10年,该军事联盟便走向瓦解。

多年后的20188月,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6国、约旦和埃及共8个所谓“温和阿拉伯国家”协商,试图以北约为蓝本,打造新的“阿拉伯版北约”,命名为“中东战略联盟”,旨在遏制伊朗、打击恐怖组织、预防极端主义。

鉴于此前类似努力的失败及根深蒂固的国家间矛盾,舆论普遍不太看好这一筹备中的“联盟”。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为何要执意推进“阿拉伯版北约”的构建?该联盟与此前类似联盟有何不同?会否再次沦为“沙漠中的堡垒”?

三重考量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肆虐时,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是“恐怖主义与反恐”,“伊斯兰国”上升为美国的首要威胁,伊朗一度成为美国的潜在反恐盟友;2017年以来,“伊斯兰国”丧失大片地盘,国际影响力下降,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演变为“地区主导权之争”,伊朗上升为美国在中东的所谓首要威胁。

结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系列外交动向,此次“中东战略联盟”话题的抛出并不令人意外。目前看来,此次美国积极打造“阿拉伯版北约”,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美国希望划清“敌友界限”。在美国政府眼中,海合会6国、约旦、埃及、以色列和土耳其属于亲美、温和力量,是美国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对象;而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也门胡塞武装等则被视为反美或激进力量,是美国斗争和打击的对象。

其次,美国希望整合中东地区分散的盟友力量。尽管美国在海湾地区依靠海合会6国,在红海地区依靠埃及、约旦和吉布提,在东地中海地区依靠以色列和土耳其,但是上述力量分散,甚至彼此争斗,相互内耗,影响了美国中东安全战略的效果。美国试图通过打造“阿拉伯版北约”,开展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从而形成合力,成为美国追求地缘政治利益的工具。

第三,以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收益。2014年“伊斯兰国”肆虐中东,伊朗参与反恐,在叙利亚、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扩大地区影响力,加上美国淡出中东、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受到挑战,其联盟体系面临瓦解的风险。特朗普政府既决心遏制伊朗,又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故希望阿拉伯盟国冲锋在前,而美国在背后“掌舵”。

“阿拉伯版北约”彰显出特朗普在中东的军事联盟观。如果说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在中东的联盟战略主要是“减少敌人”,甚至不惜降低与盟国的安全合作水平,那么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在中东的联盟战略则主要是为了“增加朋友”,重构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联盟体系。

特朗普政府强调,中东温和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土耳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在遏制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新月地带”力量,以及打击“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恐怖主义动荡弧”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政府的谋划中,“阿拉伯版北约”要成为执行美国意志的中东战略联盟,与美以军事联盟和美土军事联盟呈“三足鼎立”之势,使美国成为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地区的主导者。

现实困境

“阿拉伯版北约”看似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样,有进一步走向聚合的动力,如上述8国都是阿拉伯国家,都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体,都对伊朗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保持警惕,也都看似与美国关系友好,被美国视为“温和”国家。但实际上,要让这8个国家形成真正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难度不小。

一是因为上述8国遏制伊朗的意愿差异甚大。沙特、阿联酋和巴林因为种种原因,与伊朗关系紧张,这三个国家成为“阿拉伯版北约”的核心区。这一“铁三角”响应美国政府,政治遏制伊朗、经济制裁伊朗、军事围堵伊朗,并于20161月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反对伊朗试射弹道导弹,支持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成为美国遏制伊朗的“急先锋”。相比之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埃及和约旦处于“阿拉伯版北约”的边缘区,并不认为伊朗的威胁是迫在眉睫的,至今仍与伊朗保持政治、外交、经贸和文化联系。

二是因为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内部事务和对外关系方面存在矛盾。尽管8个阿拉伯国家都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但是内部存在传统与现代之争。2017年沙特与埃及、阿联酋和巴林等一道与卡塔尔断交,对卡实施陆、海、空立体式封锁,迫使卡塔尔依靠土耳其驻军维持王室政权安全,甚至与伊朗实现一定和解。此外,沙特和埃及作为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两大支柱,长期争夺地区主导权。

三是因为阿拉伯8国与美国分歧严重。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将利比亚、也门、索马里、叙利亚等多个阿拉伯国家列入“禁穆令”清单,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加强在以色列的军事基地部署,向以色列提供F-35先进战机,成为美国历史上看似“最亲以色列”的总统,在巴以问题上“重以轻巴”,引起阿拉伯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对,阿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均发表声明,反对美国政府偏袒以色列的立场。

命运几何

“阿拉伯版北约”并非铁板一块,它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相似性,而是基于现实利益诉求。伊朗属于以波斯民族和什叶派为主的国家,与上述8国差异较大。在伊朗这一共同“威胁”面前,上述阿拉伯国家在美国的强压和撮合下形成了“想象的共同体”。上述阿拉伯国家尽管对美国在中东奉行霸权主义、军事扩张主义和亲以政策颇有不满,但由于综合国力的有限性和国内政局及安全的脆弱性,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在对外战略上跟随美国。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伊朗周边构筑一道军事网——“阿拉伯版北约”,但是这张网的网眼太大,导致在伊朗灵活务实的外交面前,恐将沦为“沙漠中的堡垒”,难以奏效。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人为地将中东地区分为非黑即白的“和平区”与“冲突区”,“友好区”与“敌对区”,可能使中东地区国家陷入人人自危、零和博弈和安全困境,甚至诱发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

显然,美国打造“阿拉伯版北约”不会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也不会给8个阿拉伯国家带来安全,而只会引发更多的军事对抗,甚至导致中东地区冲突进一步恶化。

2018年以来,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加快了对也门荷台达地区的进攻节奏,未来将派出更多的地面部队进攻也门胡塞武装。“阿拉伯版北约”将进一步增强沙特的地区领导权和军事干预决心,也门冲突恐将进一步升级。沙特、阿联酋、埃及、约旦等国也在筹划组建“阿拉伯联军”,意图向叙利亚派出地面部队,而伊朗也势必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中东地区纷争有可能更加激烈。

来源: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