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旭明博士就乌克兰局势对未来中国能源战略的影响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14-03-08 浏览次数: 660

201438日,中东研究所潜旭明博士就乌克兰局势对未来中国能源战略的影响等相关问题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见《中国经济导报》201438日第B03),全文如下:

乌克兰局势对未来中国能源战略的启示

据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36日报道,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国将于316日举行公民投票,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问题使乌克兰局势国际化,使这里成为美、欧、俄等大国博弈的场所。小双头鹰乌克兰乱局固然有多方利益集团的共同作用,不过在乱局背后,全球能源格局的演变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BBC(英国广播公司)34日报道称,乌克兰危机会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上升。伦敦能源咨询公司主管大卫·考克斯认为,如果途经乌克兰的天然气被切断,那么欧洲的工业产品价格会立即上涨10%。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由于天然气运输高度依赖于陆地管道,而从俄罗斯到欧洲境内所有天然气管道都经过乌克兰,全欧洲接近1/4的天然气输自俄罗斯,这使其对欧洲来说意义非凡。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潜旭明博士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乌克兰动荡的局势将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产生负面影响,这一模式或将成为多米诺骨牌,有向中亚国家蔓延的趋势,将会对中亚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

乌克兰局势牵动欧美神经地缘政治威胁能源安全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俄罗斯西南方向的出海口,欧盟北约对俄罗斯的缓冲地带。乌克兰扼守俄罗斯通往中欧和巴尔干的主要通道,而且输往欧洲的能源管道也经过乌克兰。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意义非常重要。美国前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认为,独立的乌克兰作为欧亚棋盘上的一个新的地带,起着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作用,它有助于改变俄罗斯,决定着俄罗斯能否再度崛起。

潜旭明认为,“乌克兰正处于中东欧的‘中心地带’,对于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而美国要达到控制中亚和俄罗斯的目标,乌克兰是不可逾越的战略地带。在当前,乌政局走向仍不明朗,而乌局势变化的性质近日随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发生转折,从内部纷争和对外政策重心抉择变为俄与美、欧乃至西方世界的正面交锋,双方对乌局势的操纵从幕后跳上前台。刚刚经历了乌克兰动乱回国的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国立核能源工业大学核电专家周晖雨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强调道:“这就暴露了乌克兰事件的本来面目:俄与西方的地缘战略利益之争,是帝国冷战在欧亚大陆结合部的延续。”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欧洲一直因为大量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而回避乌克兰问题,直到2011年美国页岩气革命爆发之后才迅速扭转。2012年美国开始加大对欧洲和亚太区域天然气出口,随后欧洲借此逼迫俄气降价,同时欧洲加大了自中东的LNG进口,这也令其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明显下滑。彭博社近日刊文指出,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已经从最高时的超过50%到如今的25%左右,直接导致俄罗斯经济快速回落,对乌克兰的支持日益削减,而同期经济恢复且不再忌惮于俄罗斯天然气胁迫的欧盟则加大了对乌克兰的拉拢力度。在这个复杂国际地缘政治布局下,乌克兰乱局的发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潜旭明介绍说,自2000年以来乌克兰多次关停俄欧天然气管道,致使欧洲天然气供应频繁短缺并对欧盟形成了较大压力。且俄罗斯自2005年以来加快了对国内油气资源的整合力度,并不断加大介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的管道以加强对欧洲天然气的控制力,这也严重威胁了欧洲的能源安全。

乌克兰局势对中国能源安全或略有影响

由于对可能存在的天然气供应中断以及战争的忧虑,国际原油市场普遍上涨。路透社34日撰文指出,乌克兰内乱令投资人担心会拖慢欧洲经济成长,并导致石油需求减少而打压原油期货价格。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乌克兰能源储量较为匮乏,但作为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天然气中转站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旦乌克兰内部出现重大战乱,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天然气运输将会受到影响,天然气价格也会攀升。”

美国《国际财经时报》33日报道,在乌克兰和俄罗斯有投资的公司正坐立不安地观望局势的变化,而随着危机的加剧,能源公司受到了最大的影响。报道特别指出,中石油在亚马尔半岛拥有1/5LNG份额,恐会在乌克兰乱局后期欧美对俄制裁中受到相当的影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岳来群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透露:“中国与乌克兰经贸往来其实还是比较密切的,中石油不仅在俄罗斯甚至在乌也有相当份额的下游油气投资,如LNG项目。如果欧美在乌干涉加强,乌加入欧盟,则对中方在乌油气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岳来群强调,“中方在乌克兰的经济利益虽比较小,但有大的地缘政治利益,如高科技、军工等交流。”

据资料显示,尽管中乌贸易每年仅100亿美元,然而,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打算对乌克兰的能源进行巨大的投资。2013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7亿美元给乌克兰的能源产业,时任乌克兰总统的亚努科维奇在201312月访问北京期间,两国签署了20多个合同,备忘录身价超过300亿美元。这些投资和未来的商业机会与风险并存。目前,乌中两国在核能发电站建设、煤矿改造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合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近日刊文指出,“或许对于北京来说,最谨慎的态度就是在乌克兰危机当前,坐在篱笆旁,等尘埃落定。”

从地缘政治看中国能源安全之道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包括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中亚国家,第二个环节是中东国家、第三个环节是中东欧国家,第四个环节是欧洲。乌克兰局势如果恶化,势必对中国与中亚、中东的能源关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例如今年2月,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突然大幅贬值,美元对坚戈的兑换基准价从之前的1155.5调整到211日的1185,贬值幅度达到19.3%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对外经贸研究室主任杨立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自1993年中国就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国内对于能源的缺口会越来越大,能源供应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高度。”

化石能源作为我国主要的消费能源,其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将对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其中部分国家如伊朗、苏丹、安哥拉等地的不稳定局势,使得我国原油进口存在巨大风险。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去年曾对媒体表示:“之前不研究地缘政治,导致我们吃了很大的亏。研究地缘政治对确保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进行‘不吃亏’的战略探讨。”

潜旭明认为,中国应把能源外交作为国家外交活动的重点,同主要能源生产国建立友好的关系,加强高层互访和友好往来,从政治上支持我国能源企业的境外投资与合作,把能源战略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外交手段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避免能源恶性竞争,推动能源领域的合作。

目前,中国石油进口来源过于集中,为保障国家石油的安全,中国应致力于建立石油进口多元化供应体系,除了中东地区以外,中国可以与亚太地区和非洲一些国家,以及俄罗斯等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杨立强表示:“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资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这些地区因为与中国接壤,且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资源,应是我国投资和获取海外能源的首选战略要地。”

(记者:郭丁源)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