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察:疫情下的留学生活”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0-09-29 浏览次数: 565

2020929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和东方语学院联合主办的“青年观察:疫情下的留学生活”学术沙龙在东方语学院文献中心举行。东方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黎和副院长陆怡玮,中东研究所支部书记钮松、所长助理包澄章和“伊朗研究项目”主任韩建伟,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近20人出席沙龙活动,活动由陆怡玮副院长主持。

在开幕式致辞中,中东研究所所长助理包澄章介绍了此次活动的举办背景,指出疫情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不同国家在防疫体系、政治体制、文化观念和国家治理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疫情使得留学生成为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留学生在经历多重压力的同时,也得到了磨炼和成长。通过留学生视角观察对象国的防疫政策、观念差异与文化偏见,对理解对象国社会具有重要且独特的意义。

在第一单元“疫情下的留学生活与社会观察”的讨论中,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亚庆、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硕士研究生黄瑜珊、阿拉伯语系硕士研究生马小东三位同学先后发言。

王亚庆同学结合她在以色列的留学经历和观察,分享了她对以色列防疫政策、社会反应、疫情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以及留学生心理状况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并从教俗矛盾的视角分析了耶路撒冷成为以国疫情重灾区的宗教政治因素。

仍在荷兰莱顿大学留学的黄瑜珊同学从防疫政策与社会心态的角度解读了疫情背景下荷兰民众对待政府疫情的态度,通过具体案例解读了疫情下的荷兰社会中种族歧视的表现及根源,同时分享了疫情期间莱顿大学线上课程的教学经验。

马小东同学从人口分布、防疫政策、文化观念、供应链等角度,阐述了科威特疫情暴发的原因,探讨了宗教人士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特殊作用,结合自身对科威特社会的观察,分析了科威特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现实挑战。

在第二单元“留学生疫情防控与回国之路”的讨论中,中东研究所韩建伟副教授、博士研究生辛田和硕士研究生林昕煜先后发言。

疫情暴发初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的韩建伟副教授从制度、观念、文化等角度,探讨了英国政府与民众之间围绕防疫政策制定的博弈,她结合自身回国经历,分享了对英国国内政治、英国脱欧、欧洲防疫政策等问题的思考。

辛田同学讲述了他在美国蒙大拿大学留学期间对当地社会的观察以及疫情之下当地华人互帮互助的故事,通过分享回国之路的所见所闻,呈现了中美两国迥异的防疫体系、理念、政策及成效。

林昕煜同学分享了疫情期间中国驻卡塔尔使馆为在卡中国留学生提供防疫物资和进行心理建设的故事,从卡政府解封措施的角度分析了卡塔尔防疫政策的得失,并结合自己回国前后的经历,比较了卡中两国防疫的不同路径。

在第三单元“中阿防疫合作与讲好‘中国故事’”的讨论中,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硕士研究生王宇和本科生王志明先后发言。

王宇同学结合自己在黎巴嫩留学期间的经历,探讨了黎巴嫩防疫政策在疫情不同阶段的成效及现实困难,通过讲述中黎防疫合作以及黎巴嫩民众声援中国的故事,展现了中黎两国政府和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王志明同学通过分享他在科威特留学期间与不同国家民众就涉华议题进行观点论辩以及制作《全世界都注视着中国》视频的故事,提出他对青年学人的时代担当、公共外交主体与理念的深刻思考。

在活动总结环节,中东研究所支部书记钮松和东方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黎先后发言。

钮松书记认为,此次以疫情与留学生活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很有意义,八位讲述者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直观地展现了境外疫情的动态发展。讲述者以小见大,通过疫情防控乃至口罩问题为切入口,可以看出西方、中东和中国在对“自由”与“权利”理解上根深蒂固的巨大分歧,以及疫情防控下中外在囤积商品种类、支付习惯等生活方式的差异。新冠病毒无视人类在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国家的“隔岸观火”或释放“政治病毒”无益于全人类的共同抗疫斗争。钮松希望今后此类有意义的跨院系交流活动可以继续深化,从而激发大家对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新发展的深入思考。

陈晓黎书记感谢了中东研究所和东方语学院阿语系对此次活动的精心组织,认为采用“学术+党建”的形式开展活动,既可以密切两家单位之间的学术联动,也可以深化青年学人对自身角色定位和时代使命的认识,是对跨院系合作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讲述者通过留学期间和回国之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展现了疫情之下各国家对待疫情的不同态度,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专业优势,将这些思考化为文字和视频对外传播,通过与外国师生、民众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传递中国立场,讲诉中国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民心相通的绝佳诠释。

今年正值上外阿语系成立60周年、中东研究所成立20周年,中东研究所前身是设立在阿语系的中东文化研究所。数十年来,两家单位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攻关,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东研究学术平台和人才高地。未来,两家单位将继续在中东区域与国别研究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