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鸿达:“中国和伊朗:心存隔阂的战略伙伴”,《国别和区域研究简报》
发布时间: 2020-12-03 浏览次数: 433

2020122日,上外中东研究所范鸿达教授应邀为《国别和区域研究简报》撰文,就中国伊朗关系进行分析,全文如下:

中国和伊朗:心存隔阂的战略伙伴

1.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宣布的背景

中国和伊朗两国的友好交往本就源远流长,当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后,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核心区域之一中东的关键性国家,伊朗之于中国的积极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习近平主席2016年初出访伊朗的中方背景。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艰苦谈判,中、美、俄、英、法、德与伊朗在20157月最终达成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俗称的伊朗核协议,而且规定协议于20161月生效,据此伊朗遭受多年的国际制裁有望大大缓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和伊朗于20161月宣布同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此时正是伊朗对未来发展和国际环境充满乐观的时刻,很多伊朗人正在憧憬与欧洲大国关系的将会迎来积极的发展阶段,而且伊朗的外交传统本就是崇尚与欧洲国家的交往,所以在中伊宣布同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彼时伊朗外交并未聚焦在中国身上。与此同时,伊朗核协议的签署给中东其他国家、特别是伊朗的敌对国带去深深的担忧,再加上中国原本与埃及和沙特就保持着友好关系,所以,在20161月习主席中东三国之旅后的一段时间内,就积极发展而言中沙关系和中埃关系远超中伊关系。

客观而言,2016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后伊方对待伊中关系的态度不够积极,这也导致中方对伊朗产生一些看法,伊中的如此互动自然影响到双边关系的更好发展。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和伊朗对待双边关系的发展都给予了更多关注。

2.中伊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关注度的提升

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改前任奥巴马政府对伊朗稍微缓和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能源、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对伊朗施加了被称之为极限施压的日益严厉的制裁,特别是在20185月美国悍然退出伊朗核协议,这使得美国伊朗关系骤然恶化。美国新政府的伊朗政策对欧洲国家的对伊外交造成重大冲击,伊朗交好欧洲国家的愿望逐渐落空,伊朗国内发展遭遇到更大的困难,并严重影响到其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伊朗需要新的国际合作方向。另一方面,在全面打压伊朗的同时特朗普政府也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对中国展开了包括贸易、科技、人员交流等领域在内的近乎疯狂的进攻,导致美中关系严重受挫,中国外交和对外关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这时,共同面临美国强大压力的伊朗和中国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了新的关注。20198月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访问中国,期间他在社交媒体上称在北京提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25年计划;10月在接受伊朗国家通讯社采访时,伊朗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凯沙瓦尔扎德说伊朗外交部长已经向中方提出了伊中25年合作战略计划,说伊方已经提交了该计划的草案,中方正在研究。20206月,伊朗政府宣布通过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并准备就此与中国进行谈判;10月扎里夫外长访问中国,与王毅外长就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次进行了协商。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当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后,扎里夫是首个向中国表示慰问的外交部长,而且在国内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向中国提供了非常急需的口罩援助;当中国基本控制住疫情、伊朗遭受新冠肺炎肆虐时,中国也向伊朗提供了包括医疗物质和医疗队在内的大力帮助。近年来伊朗外长还频频以中文发布推特,对中国节日送上祝贺和其他友好的表达。在202011月接受凤凰卫视的专访时,伊朗外长扎里夫说他和中国外长王毅都同意要尽快完成并签署25年的(中伊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外长在10月会见扎里夫外长时说,中方倡议在维护伊核全面协议前提下搭建一个中东海湾地区的多边对话平台,中国外长这样的公开表态是对伊朗的巨大支持,显示了中国对伊朗的友好姿态。

3.中伊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面临的问题

2016年中伊宣布同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尽管两国关系已经取得不少进展,双边关系特征也出现了积极的新变化,但是两国在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道路上仍然还面临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就外交选择而言,迄今欧美发达国家甚至俄罗斯对伊朗的真正吸引力还超过中国。外交西向欧洲发展的历史传统仍然对当下伊朗的对外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很多伊朗人看来,虽然历史上中国并未像英俄美那样给伊朗造成过严重伤害,但是伊中关系也并没有出现过特别高光的时刻,历史上的伊中关系也仅仅是普通的国家间关系而已。而且客观而言,因为误解等原因,目前中国在伊朗的形象还有比较大的负面成分。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伊朗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开展。伊朗国内对政府通过的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的强烈质疑与反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当下伊朗在构建与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时会遇到的阻力。

另一方面,迄今伊朗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位置也并不突出。尽管中国政府正在给予中东更多的关注,但是中东本身并非是中国外交的关键区域;而且,中东区域内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美俄等世界诸大国对中东的关注热度也持续存在,所以在世界格局正处于变动的当下,有不少因素可能会制约中国对伊朗外交的积极开展。比如,视伊朗为自己头号敌人的以色列和沙特,还有长期严厉制裁伊朗的美国,以及沙特的阿拉伯兄弟国家,显然并不乐见中国与伊朗关系的大幅度提升,这个因素是不是制约了中国对伊朗外交的开展?很可能是,特别是在中美关系极为敏感的当下时刻。20206月伊朗政府宣布通过伊中25年全面合作计划后,尽管伊朗国内和一些国际媒体对此讨论热烈,伊中关系也成为伊朗国内十分热门的话题,但是中国官方一直对其冷处理,中国政府这一耐人寻味的态度也会引起伊朗方面的深思。

4.中伊关系展望

尽管目前中国和伊朗都有提升双边关系的愿望,但客观而言两国还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伊都对对方的客观状况均缺乏必要的了解,看待对方的心态也都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两国在发展双边关系时都对其他方考虑的过多,两国的政治互信还相当不足。

站在中国角度来看,当下伊朗正在面临严重的发展困难,中国需要认知到伊朗遭遇此等困难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中国需要认识到伊朗是否还具备再复兴的能力。伊朗固然有外交西向的历史传统和当代想法,中国也需要看到外交多元化亦是伊朗的一个内在需求。

伊朗也要认识到,中美关系虽然是中国外交的重点考虑,但是中美关系对中国其他双边关系的影响正在下降;中国在中东的外交行为虽然比较温和,但是中国已经具备支撑自己外交诉求的国家实力;欧美大国固然是当下世界整体最发达的存在,但是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也正在迎头赶上甚至是超越。

简而言之,中国和伊朗在发展双边关系时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对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对方是不是自己迫切或真正需要合作的国家?中伊对这两个问题的客观认知和真实回答,将直接决定着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高度。

来源:北语国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