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刚:“特朗普首访选中东究竟是何考量”,《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 2017-05-19 浏览次数: 135

2017519日,上外中东研究所孙德刚研究员在《新民晚报》发表评论文章《特朗普首访选中东究竟是何考量》(见《新民晚报》2017519日第26),全文如下:

特朗普首访选中东究竟是何考量

519日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他上任后的首次出访,第一站就放在沙特。那么,特朗普执政满百日后,其中东政策是否已经成型?其战略重点会不会回归中东?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美对外政策中东地位上升“主动塑造”武力优于外交

问:特朗普执政已过百日,他的中东政策是否已经成型?有何特点?

答:上任以来,特朗普并未像起初外界所猜想的那样,要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关注度,而是在安全、政治和外交等各层面加大了对中东事务的介入,包括推出“禁穆令”;对“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及其追随者发动军事打击;以反对使用化武为由首次对叙利亚政府军所在的空军基地发动空袭;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邀请巴以双方领导人访美;接待约旦、埃及、沙特、土耳其等美国中东盟友高层领导人访问等。特朗普担任总统后首次出访选择沙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足见中东在美国新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上升。

时至今日,特朗普政府派驻中东的外交官尚未完全到位,其中东政策仍然处于调适之中。特朗普访问中东期间,将会在反恐、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危机、巴以和平进程等重大问题上阐述新政府的政策立场。从目前来看,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已经体现出不同于上一任政府。

首先是民粹主义代替自由主义。特朗普强调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美国优先”的务实主义立场,更加关注美国的实际收益和本土安全,对在中东拓展自由、民主、人权和价值观热情下降。

其次是“主动塑造”代替“被动应对”。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中东重大事务上采取消极的回避政策。特朗普政府则在中东热点问题上先下手为强,更加积极主动,美国介入中东事务的意愿增强。

最后是武力手段优于外交手段。奥巴马执政时期,强调要与中东伊斯兰国家开展对话,更多使用巧实力,借助多边外交。相比之下,特朗普更强调军事硬实力和单边行动的重要性。美国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空袭也门极端组织达70余次,首次使用“炸弹之母”袭击“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地下设施,空袭叙利亚政府军在霍姆斯的空军基地等,更倾向于用“以暴制暴”和“先发制人”的手段解决问题,以期对反美力量产生震慑效应。

首访沙特欲消“禁穆令”影响美沙有意建反伊朗大同盟

问:特朗普首次出访,为何首站选择沙特,且送去军火大礼包?

答:第一,特朗普首次出访,首站选择沙特,旨在消除“禁穆令”的影响。其利用访问沙特之机,与海合会元首、伊斯兰合作组织部分领导人举行集体会谈,显示美国无意与伊斯兰世界为敌。

第二,联合对付伊朗。在美国构建的反伊朗大同盟中,沙特是重要一环。2014年以来,沙特卷入也门教派冲突和叙利亚代理人战争,组建34个伊斯兰国家参加的反恐联盟,率领逊尼派国家与伊朗纷纷断绝外交关系。特朗普首次出访选择沙特,具有重要象征意义,表明美沙在重新构建针对伊朗的安全共同体。

第三,加强美沙经贸合作。今年3月,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萨勒曼访问美国,与特朗普达成了两国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共同开发新项目的共识。双方总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几乎占美国国内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计划的五分之一。美国提出基础设施重建计划后,沙特是迄今反应最积极的国家,双方再次找到了合作的切入点。

第四,加强防务、反恐、情报和安全合作。有消息称,特朗普访问沙特期间,将推销美国的“萨德”系统、多任务水面舰艇、指挥、控制、通讯软件系统等,拟与沙特签订1000亿美元的军火大单,这将为美国带来可观的军火红利,也为沙特增强与伊朗的军事抗衡能力提供了重要武器装备保障。所以这笔军火大单既是特朗普送给沙特的大礼包,也是沙特送给美国军工集团的大礼包。

特朗普“拉沙特、压伊朗”的中东政策,势必引发沙伊新一轮矛盾。近期沙特副王储默罕默德·萨勒曼指出,沙特和伊朗进行外交谈判是不可能的,要将同伊朗的战斗推回到伊朗本土;伊朗则声称除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外,沙特其他地区都是攻击目标。双方关系再度紧张,与特朗普政府在沙伊之间的战略再平衡有很大关系。

观望伊朗大选制裁留余地近期或无意恶化美伊关系

问:美与伊朗关系会不会进一步恶化?美国有无退出伊核协定的可能?

答: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中东力争做“减法”,缓和同伊朗的关系,避免成为中东矛盾的焦点。在此大战略下,沙特被视为美国改善与伊朗关系的累赘。美国和国际社会同伊朗达成核协定,被沙特和以色列等视为“越顶外交”,认为美国不顾盟友的安全关切,混淆敌我,实际上中了伊朗的圈套,为伊朗今后重新发展核武器赢得了时间。

特朗普认为,美国在中东地区面临两大威胁,一是非传统威胁——“伊斯兰国”组织,二是传统威胁——伊朗,后者对美国的安全挑战更具长远性。美国新政府强调,伊朗的中东战略与美国国家利益几乎完全背道而驰。如伊朗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与俄罗斯一道在叙利亚趁火打劫,甚至允许俄罗斯使用伊朗境内的哈马丹军事基地打击叙反对派;利用什叶派民兵武装向伊拉克渗透;利用胡塞武装干涉也门内政;武装真主党威胁以色列;试射弹道导弹、威胁美国的盟友沙特和以色列等。未来美国与伊朗在外交层面的斗争还将持续下去。

上台伊始,特朗普推出“禁穆令”,将伊朗列上黑名单,构建防范伊朗的“海合会-以色列-土耳其-埃及-约旦”大同盟。今年2月,美国财政部声称,伊朗进行导弹试射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伊朗还对阿联酋和沙特船只实施攻击,并在中东地区支持恐怖主义,故美国将对参与或支持伊朗弹道导弹计划以及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提供支持的个人和公司实施制裁,包括冻结其在美国的资产,禁止美国公民和公司与受制裁者往来。

竞选期间,特朗普强调上台后将退出伊朗核协定。目前伊朗总统大选尘埃尚未落定,特朗普还在观望,在制裁伊朗时仍留有余地。例如,今年伊朗民航公司首次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了价值3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购买30架波音飞机。在“伊斯兰国”组织尚未被彻底打垮前,特朗普政府无意采取进一步恶化美伊关系的军事举措,也很难公然退出伊核协定。

叙利亚问题改变暧昧政策军事加外交两根大棒齐挥

问:与奥巴马执政时相比,美国对叙利亚政策有哪些变化?

答:奥巴马时期,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暧昧政策,既不愿向叙利亚派出地面部队,以免再次陷入中东战争泥潭,也不放弃资助叙利亚反对派,以期让其对抗巴沙尔政策的同时又帮助打击“伊斯兰国”。奥巴马的政策为俄罗斯赢得了机遇。2016年底,俄罗斯和伊朗帮助巴沙尔政府攻克阿勒颇后,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进一步被边缘化,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三国发起的阿斯塔纳会谈机制影响力上升。

特朗普上台后,一改前任政府在叙利亚危机上的被动和消极态度,采取了军事加外交的两手政策。一是加大对叙利亚的军事介入力度,频繁空袭叙境内的“伊斯兰国”组织,宣布向叙反对派控制区增派特种兵和军事顾问,武装叙利亚自由军,向叙利亚库尔德人为基础的“叙利亚民主力量”提供进攻性武器,甚至在库尔德区部署军事基地。在4月份叙利亚发生化武危机后,美国首次对叙巴沙尔政府的空军基地发射了59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除军事手段外,特朗普政府为重新获得在叙利亚的影响力,还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攻势。一是改善与沙特的关系,在叙利亚问题上加强战略协作;二是支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推动修宪公投,分化俄罗斯-伊朗-土耳其“轴心”,将土耳其重新拉回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轨道;三是与俄罗斯保持沟通渠道,落实美俄达成的建立四个叙利亚安全区的设想。516日,新一轮叙利亚问题和谈在日内瓦启动,但未取得进展。

美国在叙利亚采取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行动阻止了巴沙尔政府对叙利亚自由军的进攻节奏,也维护了叙库尔德人的事实上的自治,使叙重新回到了多元平衡状态——俄罗斯和伊朗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控制中西部大城市;美国支持下的库尔德人“叙利亚民主力量”控制东北部;土耳其支持的土库曼旅控制北部地区;西方、海合会国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以及“胜利阵线”控制西北部地区;“伊斯兰国”组织控制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军事和外交努力,美国在叙利亚事务上重新获得了发言权。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