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澄章:“国际社会中‘伊斯兰国’的自我建构”,国观智库
发布时间: 2017-07-04 浏览次数: 207

201774日,“国观智库”发表专题文章《“伊斯兰国”兴亡启示录》,上外中东研究所包澄章副研究员参与了其中第三部分“意识形态篇:国际社会中‘伊斯兰国’的自我建构”的撰写,全文如下:

“伊斯兰国”兴亡启示录

2017621日晚935分,伊拉克摩苏尔城中发出一声巨响。努里清真寺及其著名的倾斜宣礼塔在烟尘中垂直倒塌,化作老城矮小房屋中的一片瓦砾。在阿拉伯语中,哈巴德的意思是驼背

三年前的629日,极端组织头目巴格达迪这里宣布建立所谓伊斯兰国IS),自立为哈里发,邪恶的黑旗首次在宣礼塔上空飘扬。三年中,该组织已经控制了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近三分之一的领土,被其统治的民众达400万人。

而三年后的今天,在巴格达迪遇袭身亡的传言中,他的登基之地化为灰烬。从20142017,三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犯下滔天罪行的这个恐怖组织是如何将起势力扩张到全球的呢?国观智库边疆研究院邀请了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等角度进行了解读。

一、演变篇:“伊斯兰国从何而来?

 “伊斯兰国的发展演变深受中东局势影响,大体上可以把伊斯兰国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是酝酿阶段(1999-2003,这一组织可以追溯到1999年约旦人扎卡维创立的认主独一与圣战团TWJ),这一阶段由于力量薄弱,扎卡维企图借助基地组织发展认主独一与圣战团,但始终没有成为基地组织的正式分支。

第二是依附阶段(2004-2006200410月,扎卡维改团结圣战团伊拉克基地组织”(AQI),从此开启依附基地组织的阶段。尽管依附于基地组织,团结圣战团依旧坚持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基地组织彻底决裂只是个时间问题。

第三是调整阶段(2006-2010,这一时期由于美国的打击、基地组织的猜疑、什叶派的反击、逊尼派伊拉克人支持减弱等因素,伊斯兰国进入调整阶段。为了摆脱低迷状态,该组织对其领导机构、武装力量,任务目标进行了部分调整。20061月扎卡维组建“协商委员会”(MSM),扎卡维被炸死后其继任者马斯里把“协商委员会”更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ISI

第四是发展阶段(2011-20132010年阿布·巴格达迪被选为伊拉克伊斯兰国新的领导者,随后很快便迎来了发展的机会。随着叙利亚战局愈演愈烈,伊拉克伊斯兰国通过参与叙利亚内战不断壮大。2013年巴格达迪把伊拉克伊斯兰国更名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

第五是稳定阶段(2014-2017,这一阶段伊斯兰国建立一套行政管理体系,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发动信息战,宣扬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思想,招兵买马,积攒实力。尽管国际社会加大了打击伊斯兰国的力度,伊斯兰国也受到重创,但是彻底消灭伊斯兰国尚需时日。

二、资金篇:伊斯兰国靠什么生存?

2014年起,伊斯兰国突然异军突起,促使它骤然成长的因素很多,其中足够的资金资助是重要因素。

1 ISIS作战大事表

时间

事件

2013

胜利阵线攻占叙利亚东部重镇拉卡,主要盘踞在拉卡省、代尔祖尔省和阿勒颇地区

20141

ISIS攻占伊拉克安巴尔省重镇费卢杰,与此同时攻占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

20146

ISIS占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和萨拉赫丁首府提克里特。

20146

ISIS对拜伊吉市的伊拉克最大炼油厂发动进攻,已占领75%区域

201410

部分占领叙土边境城镇科巴尼

201412

ISIS重新占领石油重镇拜伊吉市

20155

ISIS再次占领安巴尔省首府拉马迪

20155

ISIS攻占帕尔米拉古城,使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连成一片。

通过其作战方向,不难看出伊斯兰国作战的重要目标就是叙伊两国丰富的油气资源。

1.“伊斯兰国的石油生意

作为成长于产油区的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非常了解和注重石油对于组织自身财政的重要性。

2伊斯兰国占领的油气田(不完全统计)

国家

油气田

伊拉克

Ajeel, Qayara, Najma, Hamrin, Nineva, Batma, Qayyara等油田

叙利亚

Al-OmarAl-TanakAl-Tabqa等油田;Sha'ar, Jahar等气田

石油来源,相较于伊拉克地区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位于叙利亚东部的的代尔祖尔地区成为伊斯兰国石油腹地”——最稳定可靠地收入来源。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尽管遭受到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以及俄罗斯方面的空袭,也缺乏技术熟练的石油工人,但这一地区201510月份的原油日产量仍然达到3400040000桶。按照油品质量,每桶价格从25美元到45美元不等。在联军空袭之前,ISIS每天能获得150万美元的收入。

石油售卖,石油及其制品被生产出来后将向哪里流动呢?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空袭之前,有一半的石油及其制品被销往伊拉克(北部),这其中有部分出售给库尔德武装;另一半主要提供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以及阿萨德政府和自用。空袭开始后,伊斯兰国开始将更多的石油资源运往伊拉克,因为在叙利亚遭受轰炸的损失更大。在石油交易中,独立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商人扮演了重要角色。独立商人直接组织卡车到伊斯兰国控制区域的油田,往往他们要花费数周的时间排队等待。

石油走私,将石油及制品走私到临近国家是伊斯兰国处理石油的另一种选择。在叙利亚大部分走私石油都流向了土耳其。而在伊拉克部分流向库尔德自治区,另一部分通过安巴尔省走私到了约旦。石油走私往往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随着油价的不断降低,走私伊斯兰国控制区域的石油变得无利可图

 2.“伊斯兰国的未来资金来源

进入2017年,ISIS不断丧城失地,尤其在伊拉克地区损失惨重,其控制下的摩苏尔在做最后的挣扎,在叙利亚,石油重镇代尔祖尔仍然被牢牢控制。可以预见,ISIS将无法继续控制大量的领土和人口,自然而然其财政来源也将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一种可能,伊斯兰国会转回到其前身基地伊拉克分支财政运作模式,依靠各种犯罪手段获取资金保障组织地下运作最基本的需求。另一种可能,伊斯兰国将向中东地区的失败国家伸出魔爪,悄然转变阵地另起炉灶,依靠当地各种资源满足其资金需求,这一可能已初现端倪——利比亚、阿富汗、菲律宾等。

总而言之,对国际社会而言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该极端组织还不太可能。军事方面、经济方面持久的压力和民族宗教的政治和解将会阻绝伊斯兰国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

三、意识形态篇:国际社会中伊斯兰国的自我建构

在意识形态宣传上,伊斯兰国算得上恐怖组织里佼佼者,其手段和策略甚至相较于一些主权国家都处于领先地位。伊斯兰国不仅仅在世界各大新闻报纸频频曝光,而且在西方个人社交媒体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西方青年受其蛊惑者甚多。为什么伊斯兰国意识形态有如此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呢?

首先,伊斯兰国重视巩固和维系极端意识形态。伊斯兰国组织是在中东国家权力失衡、发展失调、治理失范的大背景下,利用社会动荡期出现的政治真空、宗教复古思潮和反西方思潮兴起的。伊斯兰国组织注重通过社交媒体、电子期刊等平台巩固、维系和输出极端意识形态和暴力观念,一方面将暴力极端主义作为该组织的立国之本,对抗全球反伊斯兰国的话语;另一方面强调自身极端教义的正统性,对抗主流伊斯兰话语,企图对穆斯林进行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化、宗教政治化的改造。

其次,伊斯兰国充分利用全球热点问题进行炒作动员。进入2017年以来,伊斯兰国组织选择英国议会选举、埃及科普特基督徒宗教节日、俄罗斯在叙利亚反恐、伊斯兰教斋月、卡塔尔断交危机导致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国家紧张关系升级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在英国伦敦和曼彻斯特、埃及坦塔和亚历山大、俄罗斯圣彼得堡、阿富汗喀布尔、伊朗德黑兰等地发动恐怖袭击,加大外围报复,表明伊斯兰国组织在整体实力受到重创的大背景下正在调整策略,利用热点问题尤其是涉伊斯兰问题进行炒作,强化随意判定穆斯林为异教徒的定叛观念,并将其作为发动恐袭的动员手段。

再次,伊斯兰国惯于虚张声势,放大恐怖效应。近两年来,全球恐袭呈现高发态势,尤其是伊斯兰国组织频繁发动恐怖袭击,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伊斯兰国组织通过冒领袭击事件、夸大伤亡人数等手段虚张声势,制造其全球扩张的假象。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一些效忠伊斯兰国的恐怖组织在袭击手法、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该组织存在较大差异,体现了冒牌组织借用伊斯兰国影响力实现自身政治目标的行动策略。上述现象使得近年来伊斯兰国频频抢占媒体头条,恐袭事件的恐怖效应不断被放大,进一步引发了普通民众对该组织的恐慌心理。

最后,媒体对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叙事深刻影响民众认知。西方媒体对恐怖主义的叙事方式及其对全球涉恐事件报道话语权的控制,深刻影响着其他国家民众对恐怖主义、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认知。巴黎、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发生恐袭后,媒体应对机制的缺失和舆论引导的滞后,尤其是对恐袭嫌犯宗教信仰和身份的强调和渲染,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群体间的对立,导致穆斯林受到的整体性歧视呈现上升趋势,反伊斯兰和反穆斯林思潮一旦抬头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消释,并进一步被欧洲右翼民粹势力利用以推销反伊斯兰的政治主张。同时,媒体将伊斯兰国组织的种种反文明、反人类的行为纳入文明范畴进行分析和讨论,尤其在文明冲突论的框架下探讨恐怖主义的宗教背景,沉湎于伊斯兰恐怖主义伊斯兰威胁论伊斯兰恐惧症好斗的伊斯兰等假想中,得出伊斯兰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冲突升级的结论,都无助于我们认清一个事实,即穆斯林是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最大的受害群体之一,普通穆斯林对于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反歧视、反恐怖主义的追求,比其他民族更加迫切。

来源:国观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