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蓉:“‘丝路战略’开辟人文外交新空间”,《环球》
发布时间: 2014-01-22 浏览次数: 206

2014120日,中东研究所副所长马丽蓉教授在《环球》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丝路战略”开辟人文外交新空间》(见《环球》杂志2014年第2),提出“丝绸之路”战略将为中国人文外交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全文如下:

“丝路战略”开辟人文外交新空间

过去,中国“为世界提供商品”,现在,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要通过“丝绸之路”战略,令外界更加看好中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能力。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外访中先后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他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并具体阐释了如何“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这标志着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组成的中国“丝绸之路”战略正式形成。

在阐释“丝绸之路经济带”时,习主席从“丝绸之路启示”切入,强调通过加强“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来维护“上合组织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利益”;在阐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习主席由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引申出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等来维护“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因此,构建两条新的丝路通道,包含着极为深刻的文化意味——将丝路启示、郑和下西洋壮举等传统人文外交理念,融入到现代的中国与亚非欧尤其是与中西亚、东南亚的交流合作当中。

“丝绸之路”战略将为中国人文外交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为: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既强调“五通”中“民心相通”的基础与引领作用,又呼吁在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人文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并宣布了人力资源培训、来华师生研修等具体举措,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由安全、经贸合作向安全、经贸与人文合作的角色转变。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既提出了坚持“心心相印”与“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原则,还提出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以及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等人文外交举措。三、以两条丝路为支撑的大周边外交,将深入开展旅游、科教与地方合作,这有利于对外介绍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国家梦对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落地生根。

“丝绸之路”战略将大大提升中国人文外交的战略地位,并将赋予其三大新使命:一是弘扬丝路互惠型的经济观,即“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二是弘扬丝路合作型的安全观,即“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三是弘扬丝路包容型的文明交往观,即“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丝绸之路”战略也为中国人文外交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价值沟通是中国人文外交的基本任务。过去,中国“为世界提供商品”,现在,要“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在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体现中国作用的具体实践中,要大力构建多元、民主的国际话语体系,以贡献公共产品的方式深化文明交往中的价值沟通。要通过“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中国梦”“新型大国关系”及“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使“中国方案”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丝绸之路”战略,令外界更加看好中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能力。

增信释疑是中国人文外交的重要任务。应在总结我国亚非人文外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增进人与人、民众与民众、民族与民族之间友好情谊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国家与国家之间互信、合作的内涵,着力宣传中国政策的优越性,从内外双向来构建国家形象,提高国家美誉度,进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培育反恐共识是中国人文外交的迫切任务。在陆上丝路沿线地区,“三股势力”、“基地”组织、塔利班等伊斯兰极端组织发动的暴恐事件不断发生;在海上丝路沿线地区,也存在由多民族、多宗教纷争派生出的武力冲突,“基地”组织分支机构在东南亚一带的活动日渐活跃。因此,中国人文外交在综合根治恐怖主义问题上应该有所作为,与丝路沿线国家早日达成反恐共识,将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利益,有利于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来源: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