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澄章:“打击‘伊斯兰国’亟待全球反恐合作”,《半月谈内部版》
发布时间: 2014-11-06 浏览次数: 247

201411月5日,中东研究所包澄章博士在《半月谈内部版》发表评论文章《打击“伊斯兰国”亟待全球反恐合作》(见《半月谈内部版》2014年第11),全文如下:

打击“伊斯兰国”亟待全球反恐合作

进入2014年以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令这两个已经深陷动荡的国家面临着进一步分裂的危险。“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短时间内控制了叙利亚和伊拉克多个省区,先后占据了伊境内多个炼油厂、摩苏尔水坝等重要设施,通过抢劫银行、绑架勒索、倒卖石油、征税、走私等方式大量敛财。

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借助热门社交网站和手机应用大范围传播极端主义,发展出一整套社交媒体传播策略。相比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传播极端思想、招募组织成员渠道上更加多元、手段更加灵活、对象更具针对性。由此带来的国际恐怖主义新态势亟须全球合作应对。

渗透式宣传构成新的恐怖威胁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通过西方主流社交网站和手机应用进行渗透式宣传,使极端主义思想在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实现了飞跃。该组织利用热门话题吸引用户进行互动,伺机传播极端思想;它还在视频社交网站发布阿拉伯语系列视频短片,美化其控制地区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向年轻人灌输极端主义的理念,在全球招募年轻人赴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所谓的“圣战”。当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受其蛊惑远赴中东。据英国媒体报道,在“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约2000名外国成员中,英国人大约有500人,其中半数已返回英国,并计划在英国为极端组织招募更多的成员。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不断调整的宣传策略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应对方案因相对滞后而备受批评。此外,“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还利用黑客程序和木马病毒入侵他人电脑,通过远程控制电脑,发送内含招募视频和图片链接的邮件,以此吸引并招募年轻人,这对网络层面的全球反恐提出了新的挑战。

打击“伊斯兰国”不能只靠空袭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互联网世界,打击“伊斯兰国”都必须多管齐下。

首先,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务实有效的反恐合作机制,不仅有利于有效落实全球反恐战略和协调反恐行动,也有利于通过行动增强各国间互信。

在美国为首的多国空袭过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开始调整战术,缩编作战队伍并藏匿至人口聚居区,同时怂恿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其他恐怖组织进行力量整合,分散美欧等国的反恐资源。西方国家联合阿拉伯国家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进行军事打击,只是全球反恐行动中的治标之举。反恐合作不能仅限于军事手段,还应包括形成反恐共识、分享反恐情报、交流反恐经验等手段。

反恐合作不仅要在反恐目标上达成共识,也要摒弃反恐的双重标准,不以自身安全是否受到威胁作为认定恐怖组织的标准,也不应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挂钩。美欧、海合会国家和俄罗斯、叙利亚、伊朗等国只有摒弃前嫌,加强反恐情报的分享,共同阻断恐怖融资,在全球建立广泛的反恐统一战线,才能进一步削弱“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及其关联组织的整体实力。

其次,必须警惕并阻断“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继续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极端意识形态的宣传,防止由此对其他极端组织形成示范效应。“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自身比其他极端组织更具影响力、运作更高效,在成员招募上威胁范围更大。这种借助社交媒体的宣传策略和招募手段一旦对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宗教极端组织形成示范效应,势必令全球反恐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92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峰会上所强调的,国际反恐必须在政治、安全、经济、金融、情报以及思想领域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尤其是致力于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滋生土壤。面对恐怖主义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必须拿出新思路和新举措。在加强网络反恐、完善网络监测机制、重拳打击网络极端主义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去极端化和反恐教育,尤其要正面宣传伊斯兰教的主流思想尤其是伊斯兰教和平观,避免歪曲和误读伊斯兰教,疏堵结合方能标本兼治。

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