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威烈、包澄章就深化中阿文化交流接受《文汇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19-06-23 浏览次数: 215

2019623日,上外中东研究所朱威烈教授和包澄章副研究员就深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等问题接受《文汇报》采访(见《文汇报》2019623日第5),全文如下:

要让中国“和文化”走进中东,媒介很重要——

让“风筝”成为沟通中阿的使者

自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个月在北京举行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深入人心。如何让中国“和文化”在战乱频仍的中东立足,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让中阿民众相知相亲,从而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这是中国必须面对的课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认为,要让中国文化走近阿拉伯民众,起源于中国的风筝也许能牵线搭桥。风筝,能兼容各种心理寄托,它既能寓意中华传统文化的喜庆、安康,又能表现现代人群所追求的自由、理想。风筝还适合各类人群,无论老幼贫富,均能在放飞风筝中得到欢愉和锻炼。而风筝制作也较简单,操作也不难。所有这些因素,有利于在制作与放飞风筝过程中,使阿拉伯民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亲和力。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风筝”一词在阿拉伯语境中具有语义联想功能。包澄章说,风筝在阿拉伯语中一般译成纸飞机,而长期以来,外国的战斗机、轰炸机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狂轰滥炸。“不难想象,如果阿拉伯国家民众能看到饱含着中国‘和文化’的风筝升空,他们会有何种感受?他们一定能从‘纸飞机’的和平寓意,反衬出西方战斗机的杀戮。”

这样的预设不是悬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反映的是阿拉伯社会多年来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期待。在埃及前教育部部长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博士所著的《十字路口》一书中,他记录了2001年在北京观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的感受:“当最后一名长跑运动员跑到奥林匹克火炬台下时,他没有登上高台,而是从体育馆平地上升起了一艘小型宇宙飞船,升到几公里的高空。接着,船上射出一枚激光制导火箭,点燃了巨大的奥林匹克火炬。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一刻想的是,这场表演是对‘星球大战’计划的和平而有趣的回应。”

这段叙述鲜明地展示了巴哈丁博士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态。而只要读过《十字路口》,就能理解他彼时的心情了。书中,他在痛陈阿拉伯国家迷失自我、不顾国情全盘接受西方市场经济之后断言,有如火山爆发般的事件将“在某一时刻达到悲剧的顶点”。这也就是数年之后爆发的中东国家政局动荡。

一边是照搬西方而危机四伏,一边是自我探索而和平崛起,两相对照,埃及自然对中国有所期待。

对中国有所期待的不止埃及。《十字路口》的中文译者之一、中国中东问题专家朱威烈教授近日告诉笔者,沙特希望派5万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朱威烈认为,5万人实在太多,但沙特希望在文化上走近中国,这将使阿拉伯国家在其文化自觉进程中看到一面镜子,从中得知,新中国成长壮大的进程就是外来先进文化中国化的进程。

阿拉伯人对中国的期待,是“风筝计划”成功的先决条件。包澄章为该计划提出几条建议。一、以风筝为主打,逐步拓展内容与形式,最终形成文化产品系列;二、以阿拉伯儿童群体、尤其是贫困儿童和难民营儿童为切入口,在小国先行试运作;三、进行本土化加工,使风筝图像符合当地文化习俗;四、中方参与主体应该是民间人士和企业。他期待,承载着和平、发展使命的中国“纸飞机”能早日在阿拉伯国家升空。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