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旭明副研究员就伊朗局势和中东问题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
发布时间: 2020-02-24 浏览次数: 102

2020224日,上外中东研究所潜旭明副研究员就伊朗局势和中东问题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全文如下:

强硬派夺回伊朗最高立法机构控制权,意味着什么

222日,伊朗第11届议会选举初步结果公布。据媒体报道,在已经宣布投票结果的42个议会席位中,保守派候选人获得了约五分之四席位。初步计票结果还显示,伊朗强硬派代表、前总统内贾德的14位前内阁成员及当时的央行行长都已经当选。

这意味着,伊朗强硬派力量在2016年议会选举遭遇惨败之后,将重新夺回伊朗最高立法机构的控制权。此次议会选举是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最终协议、并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制裁措施后,伊朗举行的首个全国性选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潜旭明认为,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的国际环境恶化、经济态势恶化,民众将怒火发泄到温和派头上,令鲁哈尼为代表的温和派承压,使选情向着有利于强硬派的方向发展。

在经济上,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开始寻求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经济制裁措施一再加码,包括伊朗最高领袖办公室及相关机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中央银行等机构全部被列入制裁名单。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石油、金属、航运等经济关键行业遭到沉重打击,伊朗原油出口量从高峰期每天250-300万桶,暴跌至不到30万桶。石油收入锐减令伊朗经济承受巨大压力,伊朗里亚尔大幅贬值,美元兑里亚尔市场汇率由2015年的133000跌至目前的1:140000左右;截至201912月,伊朗年度通胀率为38.6%2018年底-2019年初,因鸡蛋等生活必须物资价格飞涨还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潜旭明认为,美国制裁给伊朗国内民生和经济发展带来困难,温和派的对美政策未能有效回应国内民意,引发内部动荡使最高决策层倾向于给强硬派更多话语权。

在政治层面,美伊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在导致地区局势更加恶化的同时,也给了伊朗国内强硬派争夺更多话语权的机会。随着美国一步步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作为回应,伊朗也逐步停止履行伊核问题最终协议相关条款。13日,美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后,伊朗随即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第五阶段,并发射导弹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作为报复,伊美险些爆发战争。在此过程中,革命卫队误将乌克兰民航客机击落,由于机上大部分乘客是伊朗人或伊朗裔外国人,引发伊朗民众极大不满,伊朗多地爆发抗议示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最高领导层出于维护政权稳定的考虑,希望对内对外都实行比较强硬的政策。

最高层的这种想法,让强硬派重新掌控拥有立法、弹劾、预算审查等权力的议会显得顺利成章。在本届议会选举中,负责审查候选人资格的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一口气取消了90%改革派候选人的参选资格,这是过去4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宪监会的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议会290个议席中的230个没有改革派候选人、160个选区没有竞争对手。

潜旭明表示,面对一个强硬派主导的议会,鲁哈尼政府将面对极大压力,其推行的改革计划和人事任免等问题或将受阻。同时,美伊关系也将进一步恶化,伊核协议、中东局势等恐怕要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