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打击IS将成全球治理严峻挑战”,《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2-05 浏览次数: 177

201525日,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在《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打击IS将成全球治理严峻挑战》(见《解放日报》201525日第7),全文如下:

打击IS将成全球治理严峻挑战

当世人还在为两名日本人质被“伊斯兰国”(IS)斩首惊怒交加时,又传来约旦飞行员卡萨斯贝被害的噩耗,而且这次采取了另一种灭绝人性的方式——火刑。尽管连日来令世界瞩目和揪心的连环人质危机以非常惨烈的方式宣告结束,但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反恐斗争却因此更趋复杂,剿灭“伊斯兰国”或将成为类似打击“基地”组织的长期斗争。

日本为美国的西方盟友,约旦为美国的中东反恐盟友,“伊斯兰国”先后残忍杀害日本和约旦人质,可从中发现其通过此举震慑美国反恐盟友的目标诉求。尽管日本和约旦政府声称绝不向恐怖主义屈服,日本还借此推动加快自卫队海外行动的步伐。但就近期日本国内围绕安倍政府中东政策发生严重争议的现实来看,“伊斯兰国”还是部分实现了其恐怖震慑的效应,同时也意在通过斩杀人质向外界示强,掩饰近期在叙利亚北部重镇科巴尼等战场上的失利。当然,“伊斯兰国”的极端行径也使其反人类的本性更加暴露无疑,并将招致国际社会更强烈的谴责和更严重的制裁。

而从日本和约旦对整个人质危机的应对来看,此次解救人质的危机管理可谓以失败告终。日本和约旦“响应”IS的“开价”,企图以交换人质的手法处理危机,本身就已背离绝不向恐怖主义屈服的政策宣示; 而解救人质最终失败也会使其他国家面临类似人质危机时做何选择变得更加艰难,这或许正是“伊斯兰国”希望达到的目标。

从当前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态势来看,如果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继续保持不派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近期内则仍将维持“伊斯兰国”得到一定遏制、但难以彻底根除的僵持局面。不过,即使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伊斯兰国”被灭“国”,它也会继续像当年的“基地”组织一样化整为零、开枝散叶。近期尼日利亚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活动猖獗,并效仿“伊斯兰国”图谋“建国”;利比亚陷入部落混战,极端组织“伊斯兰教法支持者”宣布效忠“伊斯兰国”;也门的“基地”半岛分支和什叶派胡塞武装异常活跃;法国《沙尔利周刊》事件后欧洲反恐形势异常严峻……某种程度上,这都与“伊斯兰国”极端意识形态的蔓延有密切关系。而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转型异常艰难,经济凋敝与民生艰难的社会环境,更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蔓延提供了温床沃土。

此外,无论是美国主导的西方反恐联盟,还是叙利亚和伊拉克周边的地区国家,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都有自己的想法,美国既要当盟主,又不出真招,而周边国家更多是以自保为主。例如,沙特正在其与伊拉克、也门的漫长边界线上修建隔离墙以求自保,但即使隔离墙能够挡得住极端分子的越境行动,但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却无法阻挡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对于国际社会尤其是最具合法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来说,打击“伊斯兰国”或将成为全球治理最严峻的挑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