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至9日,2018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暨“百年中东:求索与变革”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外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应邀出席年会并作了提为“关于中东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阿拉伯世界研究》选题为例”的大会主题发言。1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对刘中民教授关于中东研究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把脉中东政治 创新理论研究
12月8日-9日,中国中东学会主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亚洲研究院承办的2018年中国中东学会年会暨“百年中东:求索与变革”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与会学者就中东政治发展及其问题、国际关系与中东秩序、中东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东社会思潮及其变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旨在推动我国中东研究向纵深发展。
中东政治发展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王林聪发表关于中东政治发展新变化的思考。他认为,近期中东政治发展的一系列新变化揭示了中东政治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发展道路的再定位。具体表现在,政治治理方式上,强调集权而非分权成为近期中东国家的一个重要趋势;民生问题成为政治抗争的核心议题,成为中东变局以来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复杂的思想运动及其实践深刻影响着中东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周烈看来,中东秩序正面临重构,由于大国的干预、强人的长期执政、社会发展的滞后、极端势力的猖獗等因素,中东地区处于失序的状态之中。社会有序稳定,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在遭受长期的动荡,甚至战乱以后,中东地区迫切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迫切需要政治秩序的重构。虽然目前重构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和阻力,这对于处在动荡不定中东国家的人民而言依然是个梦。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阿以(犹)关系是影响中东形势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认为,大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国应该支持和引导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接触与和平谈判,只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单个逐步实现和平,才能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最终和平相处带来示范和引导作用。
中东研究需要理论创新
正如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教授徐新所提出,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中东,无论是治理还是国与国关系的处理均需要新思维。尤其在阿以关系,特别是巴以关系问题上的观察,更突显新思维的重要性。
学界开展中东研究中广泛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东政治、经济、安全、民族、宗教等领域问题进行研究。据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观察,理论创新上主要体现在用中东的案例建构理论,或者用已有的社会科学理论较好地解释中东问题。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性,摆脱简单描述解释的研究范式。在中东国际关系研究中,过于关注热点问题的动态,缺乏对一些中长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应将核心概念、研究议题、研究方法、话语体系方面与主流国际关系研究有效对接。
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成为研究特定地理单元、国家或文化区域的重要学术话语,也被运用于中东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尤其是十九大提出的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中东研究同样需要‘跨文化的透镜’。”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表示,运用当地语言进行实地考察、跨越人文社会科学边界进行交叉研究与多学科分析,被认为是区域国别研究的两个显著特征。未来我国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应以“知识建构”为目标,提倡知识产出与政策咨询并重;以专业化、制度化为导向,建构学科体系,完善理论方法,提升学科水准;发挥跨学科的特征,实现区域国别与人文社科的互动互补、历史视角与现状研究的相得益彰。
在中东国别研究方面,刘中民认为,目前学界对中东国家政治体制、政党政治、政治思潮和意识形态、外交决策机制和国家安全体制、中小国家综合研究、社会发展以及法律等方面研究相对不足。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了中国与中东关系的研究。“比如中国与中东关系史、中国与中东热点问题、中国的中东战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东等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刘中民指出,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学理性不足、问题意识不强、政策和战略研究相对缺乏、学术研究滞后于外交实践等问题,尤其是未能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际战略、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未能充分反映中国中东外交的最新发展,他建议,未来可以在中国中东外交的理论阐释、如何在中东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中国中东外交的理念与机制、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及相关全球治理、中国与中东的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东的推进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加大研究力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