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僵局:2023/2024年人类发展报告概览
原文信息
【标题】2023/2024 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Breaking the Gridlock: Reimagining cooperation in a polarized world
【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链接】https://hdr.undp.org/content/human-development-report-2023-24
编译信息
【译者】编辑部
【期数】第348期
【日期】2024年3月30日
我们有能力做得更好,无论是对抗无法控制的气候变化和大流行病,抵御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浪潮下的非宪法权力转移,还是阻止层出不穷的人权侵犯和对人们在家中、市民活动场所、医院、学校和庇护所丧心病狂的大屠杀。
我们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不能总是让它濒临崩溃,社会生态也不能总是风雨飘摇。这是我们对自己、对彼此、对我们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的亏欠。
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们知道全球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以及谁所受的影响最大。并且我们还知道,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现在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
我们知道哪些选择能为和平、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为应对相互影响的不确定性和相互关联的行星意外提供更好的途径。
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知识、诀窍和技术——这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通过更公平的分配和使用,我们可以为和平以及和平所依赖的可持续、包容的人类发展做出大胆和必要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在追求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这些宏伟目标时,就像是在流沙里挣扎,好像只是走过场呢?
为什么在许多地方,恢复和平,甚至将暂停或停火作为实现和平希望的前奏,会感觉如此难以捉摸呢?
为什么我们在数字治理方面陷入瘫痪,而人工智能却在数据淘金热中遥遥领先呢?
简而言之,我们为什么如此停滞不前?我们又如何在避免目光短浅地诉诸暴力或孤立主义的情况下摆脱困境?这些问题成为激发《2023/2024年人类发展报告》编写的灵感。
尖锐问题的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因素;以权力差距为核心的问题经常不容易解释。所谓的“灵丹妙药”往往充满诱惑却亦令人误入歧途,譬如高喊口号利用群体不满向公众兜售看上去很美的“温柔陷阱”。虚有其表的解决方案和不费脑筋的方法削弱了我们克服两极分化的意愿。
地缘政治泥潭比比皆是,国家之间权力的动态变化以及国家内部不平等、不安全和两极分化等问题所吸引的国家关注更是其助推剂,而这些都是本报告和最近几份《人类发展报告》中反复出现的主要话题。然而,我们不必仅仅因为大国竞争如火如荼,而在全球治理中代表性不足的国家在全球重要性问题上寻求更大的发言权就对此坐视不管。回想一下,在消除天花和保护臭氧层以及核不扩散等其他重要问题上的全球合作,都是在冷战期间发生的。
即使是现在,希望的曙光也已出现。乌克兰粮食协议在2023年暂停之前,避免了广泛的粮食不安全问题,避免了对最贫穷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最大伤害。新冠肺炎疫苗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其生产依赖于全球供应链。但遗憾的是,如果疫苗接种范围更公平,它本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尽管在疫苗获取方面存在可耻的不公平现象,但各国仍继续在变种基因组测序领域进行合作。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大会上,世界建立了一个新的损失与损害专项基金,使30多亿人受益,其认捐总额超过6亿美元。2023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及其带来的就业和机会达到了1.8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相当于韩国的经济规模),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无论地缘政治多么具有挑战性,它们都绝不是陷入僵局的借口。
打破僵局的路径肯定存在。在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重塑和全面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就是其中之一。
《2021/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认为,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复合体正在扰乱世界各地的生活并阻碍人类发展。2020年和2021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首次连续下降。
此后,全球人类发展指数在2023年预测将反弹至历史新高(图S.1)。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的所有组成部分预测将超过2019年前的水平。

尽管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据预测将创下新高,但仍将低于原本的趋势水平。全球数据掩盖了各国之间令人不安的分歧:据预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每个国家都已恢复,但在最不发达国家中,大约只有一半已经恢复(图S.2)。经过20年的稳步进展,人类发展指数上下限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差距已经调转方向,自2020年以来逐年加剧(图S.3)。

如果全球人类发展指数值继续像2020年以来那样,低于2019年前的趋势,那么将造成永久性损失。根据1999-2009年的趋势,到2030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有望突破极高人类发展指数的规定阈值(0.800),这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相吻合。现在,世界偏离了原定轨道。事实上,预计到2023年,每个地区的人类发展报指数都将低于2019年前的水平。无论其未来的发展轨迹如何,全球人类发展指数值将包含许多其他重要因素,如慢性病对人体衰弱的影响、心理健康障碍或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的激增,所有这些都限制了人们生活的可能性。对于富国和穷国而言都一样,有些损失将永远无法挽回。无论图表和指标如何描述今天的人们,新冠肺炎疫情夺走了大约1500万人的生命。我们无法让他们回来,也无法挽回因隔离、照顾家人、停学等损失的时间。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尺,尽管它稍显粗略。就在几年前,人类的福祉指数达到历史最高,贫困指数降至历史最低。然而,世界各地的人们报告悲伤、压力和担忧等负面情绪的比例居高不下(图S.4,略)。之后,近30亿人的此类自主报告指标都有所上升。尽管90%的人表现出对民主理想的坚定支持,但支持可能破坏民主理想的领导人的人数却有所增加:如今,超过一半的全球人口支持这样的领导人,如此情形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图S.5)。

这种不确定性复合体给人类发展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近些年可能标志着人类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个本可以避免的、充满不幸的分叉口,而不仅仅只是一次短暂的挫折。
出了什么事?
现在,我们似乎更难把握进步,尤其是将行星压力纳入考量之后;我们的标准发展指标显然缺失了一些东西。其中之一可能是去权(人类能动性的差距)。而去权正面临全球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和两极分化的新格局的综合打击。
人们都在寻找答案和出路。这可以通过共同的抱负来帮助实现,在普遍信任的基础上,在非零和结果的合作领域将每个人都带进来(不一定是在所有事情上)。在过去的10年里,极高和高HDI国家都在不增加行星压力的情况下提高了其人类发展指数值,这与之前两者共同增加的趋势有所不同,因此有理由期望其成为可能(图S.6,略)。
否则,就像现在看来的那样,它可能陷入互相推诿的恶性循环,往轻了说是滋生怀疑和不信任感,往重了说则是孕育偏见、歧视和暴力的温床。
令人不安的是,民粹主义已经爆发,超过了上世纪的峰值,大致相当于管理不善的全球化时期。这样的情况与危险的两极分化形式(比如狭隘身份的筛选和强化)同时发生,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利用了这些两极分化形式,是由对所谓理性利己主义的持续迷恋所促成甚至是彻底拥护的一种胁迫或不自由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很多方面排挤了人们自己决定过上美好生活的内涵的能力,以及包括定义和重新评估他们对他人和地球责任的能力。变态的不干涉教条掩盖了对经济和生态资源的掠夺。自相残杀和以邻为壑的心态让人回想起重商主义时代。而政策和制度——包括对全球化市场动态管理不善的政策和制度,都默认将“我”摆在“我们”之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幸的十字路口。两极分化与不信任与饱经折磨的地球狭路相逢。不安全和不平等与此脱不了干系。一系列去权的叙事滋生出自我防御的宿命论和灾难性的惰性——所有这些都受到令人目眩的政治两极分化的限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由其助长。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扭转局面?相当多。
为全球公共产品建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架构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架构,以提供我们所依赖的全球公共产品。它将成为国际合作的第三条轨道,辅助以贫穷国家为重点的发展援助和以紧急情况为重点的人道主义援助。这三条轨道并非相互孤立。特别的是,全球公共产品架构旨在从富裕国家向贫穷国家转移,从而推动让每个国家都能受益的目标。每个国家都有发言权,也有贡献的机会。因此,第三条轨道本质上具有多边性。
全球公共产品将需要额外的资金,作为传统发展援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或竞争。融资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当对较贫穷国家的部分投资产生全球效益时,相应的融资(或技术转让)应倾向于给予优惠条件,以便在受益方(世界其他地区)和支付方(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危险或冲击不是由一个国家造成的。债券或贷款协议(特别是国家或有债务工具)可嵌入自动触发因素,以帮助较贫穷国家应对它们几乎没有参与其产生过程的危机,比如气候变化。这将为其应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创造更可预测的条件,从而能够调动和吸引私人资金进入这些国家。
控制温度和遏制两极分化
其次,我们需要控制温度、遏制两极分化,因为两极分化几乎毒害了它所触及的一切,阻碍了国际合作。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将会有所帮助。纠正对他人偏好和动机的误解也同样有益。人们经常对其他人,包括处于政治分歧另一边的人,做出有偏见的假设。人与人意见一致的情况通常比他们自己认为的要多。例如,虽然世界上69%的人表示愿意牺牲部分收入来为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但只有43%的人认为其他人也相信这一点(误解差距为26个百分点)。结果是形成了一种假的社会现实——多数人的无知,其中对他人的错误信念阻碍了合作,如果这些错误被认识到并纠正,可能帮助建立针对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
并不是所有的两极分化都能简单归结为误解,无论它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因此,创造审议空间以弥合分歧变得至关重要。公民集会可以这样运作,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促进对信息进行更审慎处理的实用方案可以帮助对抗人们陷入毫无事实依据的看法这一日益增长的危险。在群体间冲突的背景下,在不引发愤怒的框架内呈现信息也许能够消解极化。依赖于定性和基于叙事方法的干预措施(比如讲故事和绘制小插图)特别有效。
关键是深思熟虑。极化更有可能的走向是严重的自我毁灭,而不是有益的自我纠正。能够以鼓励同理心、建立人际信任以及强调双方相互重叠的共同身份等形式施以稳定的正压力是最好的选择。
缩小能动性差距
第三,我们需要缩小能动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认为的合理性或可能性与客观的可能性之间存在分歧。能动性差距也很明显,全世界一半的人表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控制力或只有有限的控制力,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他们对政府的决定几乎没有影响力(图S.7)。

为了帮助缩小能动性差距,制度必须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共有性和面向未来。
以人为本是指将人类发展和人类安全的最终目标放在首位,承认人与地球的相互依存关系。
共有性是指公平分配设定集体目标的权力、追求这些目标的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它强调形成培养集体成就和合作行为价值的社会规范。
面向未来是指重点关注我们共同努力能够塑造和创造的成果,丰富审议和达成一致的空间。面对挑战,面向未来的视角为希望和创造性决心开启了可能性。
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这些原则将使我们走上富有成效的对话和行动的道路,在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中,对话和行动必须具备灵活性,且能反复迭代,以便汲取教训,为纠正错误提供信息。
这些原则将帮助我们突破单一对抗性叙事和单一排他性身份的暴政。
这些原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不断演变的全球相互依赖关系。
这些原则将帮助我们以合作、和平的方式打破全球僵局。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