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力的社会基础:中国与俄罗斯视角
原文信息
【标题】The Societal Basis for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Chinese and Russian Perspectives
【日期】March 12, 2024
【来源】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
【作者】Timothy R. Heath, Clint Reach, Michael J. Mazarr
【链接】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2611-1.html
编译信息
【译者】王远杭,刘胜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期数】第351期
【日期】2024年4月2日
本报告是兰德公司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社会基础研究的成果。兰德分析师通过挖掘历史案例、评估国家兴衰的多种文献以及针对最近特定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与竞争优势相关的七个社会特征。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出关于国家活力以及国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要素的分析性观点,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美国或者广义上的西方视角。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美国的竞争对手是否可能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社会优势?本文的目标并非发现任何正式的中国和俄罗斯针对社会优势的国家战略,而是旨在寻找中国与俄罗斯的分析师与官员们认为与国家竞争力优势相关的因素或变量。
一、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社会优势观
为确认当下中国的社会优势观,作者回顾了西方学术界以及中国官方与学术界关于国家历史(包含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著作。彻底政治化的背景对分析中国文献提出了重大挑战。尽管这些文献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战略优势的概念,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文献具有很大的偏见。为了抵消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偏见,作者也参考了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社会力量的著作,尤其是中华帝国时期。
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社会力量,中西学者均强调国家认同、当地精英角色及中国长久以来重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而分歧则主要集中于中国的传统价值和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今天的成功。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最好被描述为传统与现代文化和价值观的融合。尽管存在许多复杂性,但中国当局通常将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视为民族团结、凝聚力和力量的源泉。在2022年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文化称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倾向于强调政治制度作为国家实力来源的重要性。中国拥有制度优势的观点在官方文件和学术著作中很常见。这些判断在促进中国共产党的权威方面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而且人们可能很容易把它们仅仅看作是宣传。然而,这些观点可能反映了人们对党的优势的真诚信念。原因有二:一是对比帝国时代的各个王朝,共产党的成就确实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所拥有的财富、军事力量和外交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中国皇帝的期望,中国共产党有理由将其中一些成果归功于自己。二是官员与学者强调党的优势是国家的既定利益。作者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及他们以比西方国家更集中和果断的方式协调国家权力的能力来定义这一优势。最重要的是,中国官员强调党的领导是国家权力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部分原因是共产党有能力协调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并确保团结一致。中国领导人还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个战略优势特征是其实用主义、意识形态纪律和学习意愿,其中一些特征唤起了帝国时代的特征,特别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精英的角色,以及对学习和教育的强调。
二、俄罗斯的国家竞争力社会优势观
俄罗斯由领导层传播并得到绝大多数人口支持的民族叙事始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俄罗斯必须永远是一个大国。与中国一样,俄罗斯的公众、官方和许多学术观点都明确指出了俄罗斯通往伟大和竞争优势的道路。从2000年到2020年,只有一小部分俄罗斯人同意俄罗斯应该按照“欧洲文明”的路线发展。多数或绝大多数人认为,俄罗斯必须“走自己的特殊道路”。长期以来,俄罗斯领导人和学者一直认为采用西方原则是一种屈从的行径。
这一观点反映在俄罗斯的官方声明和俄罗斯关于国家竞争力的著作中的三个主题上:独裁、正统和军事力量。俄罗斯人民自己也往往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俄罗斯首先必须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观点为中央集权是俄罗斯首选治理形式的观点提供了基础。尽管一些俄罗斯人以宣称支持民主的方式来回应投票,但他们并不一定考虑到竞争性的选举和分权制衡,也不一定准备通过积极参与政治进程来实现民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表示,俄罗斯东正教及其保守价值观保护了俄罗斯社会(以及俄罗斯以外的宗教保守派)免于陷入俄罗斯长期以来归咎于西方的颓废和道德败坏。俄罗斯认为这是民族和社会的根源,是精神上的虚弱导致了竞争上的劣势。宗教并不是这个复杂的俄罗斯心理中的唯一因素,几个世纪以来,宗教并没有为俄罗斯寻找与天主教和新教欧洲列强的共同利益创造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在与西方天主教和新教持续竞争的背景下,东正教确实能提供俄罗斯与西方不同,也许在某些方面比西方更好的叙事。俄罗斯的竞争公式首先与军事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俄罗斯伟大的一个基本方面,它往往优先于其他通常与社会优势有关的因素。俄罗斯官员认为,如果俄罗斯没有军事力量,俄罗斯将被西方列强分割和剥削。
三、对美国战略的影响
尽管中国和俄罗斯对竞争优势的愿景可能是僵硬和教条的,但它们确实设法捕捉到了作者研究确定的七个特征中的至少三个。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优势概念至少传达了一个隐含的信息,那就是这三个特征(国家雄心和意志、统一的国家认同和积极的国家)在文化价值观之上的有效结合,无论中国或俄罗斯是否取得了与国家活力和竞争优势相关的其他因素,它们各自的社会都可以为本国在长期竞争中提供制胜之道。美国和这两个对手之间的竞争可能围绕着这一基本的僵局展开:基于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和意志力的国家成功秘诀,以及建立在网络力量、草根活力、开放和自由价值观之上的更广泛的模式。
四、主要发现
除了宽泛的结论之外,作者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活力和优势愿景的发现突出了几个潜在可行的教训:
第一,依赖中央政府的指导方针。中国和俄罗斯的优势观念依赖于强有力集中的民族努力,反映了民族统一、协调和意志的决定性程度。作为回应,美国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宣传两国中央规划的失败,以及美国和盟国通过更自下而上的方法实现有效治理的例子。
第二,民族主义的关键作用。中国和俄罗斯的官方声明和独立分析始终强调强烈的民族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依赖这种自我宣传的民族主义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一个竞争劣势,因为它限制了获取人才和合作的网络。
第三,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中国和俄罗斯都认为自身是在优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运行的,并认为它们的社会拥有强大的精神优势,这将保证与一个颓废和道德堕落的西方长期对抗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新美国及其民主盟友国家素质的措施与各自国防预算的规模一样重要,美国也可以在直接竞争中通过从对文化表达的重新投资获益。
第四,中俄两国思考国家竞争优势的盲点。一是两国似乎对其使用强制力的反应相对不敏感。二是中国和俄罗斯将中央控制和国家意志力视为竞争力的源泉,这往往会给自由实验环境中开放、草根创新的价值带来盲点。三是中国和俄罗斯似乎对支持国家竞争力的最关键的一个制度——法治——存在盲点。四是中俄利用文化和民族来源的战略优势,减少了其政权追求战略优势人才的渠道。中国几乎完全依赖汉族的领导,可能会导致与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灵活性减弱。五是中国和俄罗斯文化价值观的某些方面可能倾向于强调狭隘的交易性和权宜之计的政策,而不是长期的、更开放的竞争优势途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六是由于中国和俄罗斯都相信团结和意志力这一核心国家价值观,它们有可能很难被威慑,尤其是在危机中,因为它们会夸大自己在冲突中比美国更坚定的能力。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