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罗毕宣言》:西方在苏丹的困境
原文信息
【标题】إعلان نيروبي.. ورطة الغرب في السودان
【日期】May 27, 2024
【机构】半岛电视台
【作者】ركابي حسن يعقوب
【链接】https://www.aljazeera.net/opinions/2024/5/27/إعلان-نيروبي-ورطة-الغرب-في-السودان
编译信息
【译者】杨雪(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图书出版中心国际合作部)
王有勇(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
【期数】第371期
【日期】2024年6月8日
在当前的苏丹危机和战争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已将自己置于巨大的困境之中。苏丹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战略地理位置的大国,也是一个具有人文多样性的大国。这些优势原本可以使之在区域乃至全球都处于较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却因“大国”的争斗和“小国”的贪婪,而在苏丹独立至今成为苦难之源。
我说的西方政府,不是广义上的西方,因为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及其戏剧性变化在2023年10月7日之后,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现实。大家都很清楚,西方国家政府偏袒以色列,与它们的社会和民众完全脱离,并不能理性地表达它们所在社会的价值观、愿望和倾向,这让人们有机会去重新审视西方用以遴选政府的民主机制是否有效,重新审视西方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其选民的观点和爱好。
美国采取镇压措施来应对那些谴责政府偏袒以色列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正是西方政府与人民之间保持脱离的明显例证。理解这一点,对全面了解西方政府在苏丹危机中的困境是完全必要的。它们已深陷苏丹危机的泥潭,不知该如何脱身。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一直致力于推翻已经被孤立的奥马尔·巴希尔总统政权,企图遏制政治伊斯兰思潮。尽管西方动用了自己的政治、情报、经济资源以及它们在苏丹周边地区的广泛影响,但是,这个过程耗时却远超预期,从1990年一直持续到2019年4月。
西方国家协助军队、警察和情报机构组成的安全委员会,发动青年革命,成功罢免巴希尔总统之后,重点支持苏丹的民间政党。这些政党在一系列事件中崭露头角,自称是苏丹未来革命的急先锋,提出了许多革命口号,以革命者的名义主导话语权,自以为是“自由与变革力量”(Forces of Freedom and Change)。
“自由与变革力量”的领导人提出了一些激进且煽动仇恨的口号,其中一个是“每个伊斯兰分子都要被踩在脚下”,这里的“伊斯兰分子”是他们对伊斯兰主义者的贬称。这个口号的意思是“我们要踩死每一个伊斯兰分子”。
西方的计划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支持自由与变革力量,另一方面推翻现有政权。这项双重任务交给了三位西方大使,他们是西方在苏丹实施计划的操控者,打出的口号是“以文治取代武治,推广民主”,这是西方在苏丹所推行计划的亮丽口号。
但是,这些西方计划的操控者,由于他们的错误判断和急于求成,竟然决定采取一条成本更低的捷径,故意让自由与变革力量(FFC)与快速支援部队(RSF)结为联盟,尽管快速支援部队被自由与变革力量指控实施大屠杀以来,双方的敌对关系已经根深蒂固。西方的这一计划是希望自由与变革力量成为新联盟的政治温床,快速支援部队则成为新联盟的军事臂膀,企图让快速支援部队取代苏丹政府军。西方认为苏丹政府军是在伊斯兰主义者的控制之下。
为确保计划成功,操控者们还设计了“框架协议”,旨在解散苏丹政府军,美其名曰“重组”。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设置了苏丹政府军无法接受的多个条款陷阱,并声称完全接受这些条款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否则只能兵戎相见。就这样,“自由与变革力量”及其军事盟友以及藏在两者背后的西方三国为框架协议制造了障碍。苏丹政府军和其他爱国主义政治力量必然不会接受这些条款,从而使得苏丹政局转入另一方案的“热身”状态,即备战状态。
战火被点燃,原以为不会烧上几个小时,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也不会超过几天,即可熄灭。未曾想,战争的进展却并不如发动者所愿。战事还在持续,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快速支援部队没能消灭政府军,更糟糕的是,它竟然变成了乌合之众,抢劫、强奸、偷盗和杀害无辜平民,破坏民用设施,在西达尔富尔犯下战争罪和种族灭*罪,而且这些罪行都有据可查、人所共知。现如今,快速支援部队仍在杰济拉州(Al-Jazeera)和白尼罗州(White Nile)的部分地区杀戮、抢劫,破坏民用设施,甚至准备进攻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
在这种日益恶化的形势下,一份名为《内罗毕宣言》的政治协议文件突然出现,由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William Ruto)于5月18日主持签署,签署者包括三位领导人,其中两位是武装运动的领导人,即苏丹解放运动(达尔富尔)的领导人阿卜杜·瓦希德·穆罕默德·努尔,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部)的领导人阿卜杜·阿齐兹·哈卢,以及第三位是民主民间力量协调委员会(简称“进步”)的领导人阿卜杜拉·哈姆杜克。实际上,这是“自由与变革力量”的新名称。
旧的新协议是点燃战火的框架协议的修订版和补充版,其中的新内容只有一项,那就是一条关于自决的条款。框架协议所提出的条件是,要么全部接受,要么爆发战争,而《内罗毕宣言》所提出的条件是,要么全部接受,要么选择自决,这意味着分裂。前后同样受到威胁,要么接受,要么爆发冲突。因此,如果苏丹人拒绝接受这一宣言,他们的国家就会面临分裂和破碎的命运。
根据《内罗毕宣言》,这份协议实际上就是达尔富尔地区、努巴山区和青尼罗河地区分离计划的“路线图”,是前一个引发战争计划的延续,只是战争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与此相类似,还有一些大多数苏丹人民不能接受的陷阱,如“宗教、身份、文化、生活方式、军队重组、政权机构重组和安全机构重组等”。
西方势力支持这一旧的新计划,就会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何在其政策的两个方面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支持非洲人对抗阿拉伯人,另一方面抵制伊斯兰主义思潮。
西方的困境还在于,它用来执行这一计划的军事工具完全由阿拉伯人构成,即“快速支援部队”。该部队对非洲人怀有敌意,想尽办法要将其消灭,取而代之,并对其犯下了战争罪和种族灭*罪。西方利用这些罪行在其公众舆论中丑化阿拉伯人的形象,将其描写成对穆斯林群体进行种族灭绝的野蛮人,以此减轻以色列的压力,并为其对加沙的战争和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为辩护。
在巴希尔总统执政时期,西方曾散步谣言,说巴希尔的(伊斯兰阿拉伯)政权对南苏丹、努巴山区和青尼罗河地区的非洲裔基督徒和无宗教者发动宗教战争和种族战争。后来,西方又指控巴希尔利用阿拉伯部落组成的“快速支援部队”对达尔富尔的非洲部落进行种族灭绝。
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如今,却轮到西方及其相关机构和政权支持并利用同样拥有阿拉伯背景的“快速支援部队”来执行消灭伊斯兰主义者的计划,因为他们认为伊斯兰主义者控制着苏丹政府军,从而使得自己也陷入了调和这一对矛盾的困境。
那么,“快速支援部队”将会有怎样的命运?阿拉伯人在根据自决方案而组建的政权中又会有怎样的地位?犯罪的工具又将藏在何处?这样的悖论又将如何理解?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