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东与北非地区青年就业趋势展望报告
原文信息
【标题】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Youth 2024:Decent work, brighter futures
【日期】August 12, 2024
【机构】国际劳工组织(ILO)
【链接】https://www.ilo.org/publications/employment-trends-youth-middle-east-and-north-africa
编译信息
【译者】舒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期数】第383期
【日期】2024年8月23日
一、劳动力市场区域展望中的青年角色
中东与北非地区的青年失业率居全球最高,2023年达到24.4%,是全球平均失业率的两倍。北非失业率略低,为22.3%,而阿拉伯国家失业率较高,为28%。尽管失业率较疫情前有所下降,但阿拉伯国家的失业率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非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青年失业问题尤其严重。青年就业问题的性别差异显著,2023年女性青年失业率为35.4%,男性为21.5%,女性失业率是男性的1.5倍多。年轻女性的就业机会尤其有限,2023年只有6.4%的年轻女性有工作。报告指出,阿拉伯国家和北非地区分别缺少近1000万和700万份工作,其中四分之三的缺口是女性。要达到性别平等的就业率,阿拉伯国家的年轻女性就业率需要增加六倍,北非需要增加五倍。中东与北非地区的未就业、未教育、未培训(NEET)青年人员比例最高,2023年为31.5%。年轻女性的未就业、未教育、未培训(NEET)青年人员比例为44.2%,反映了年轻女性因家庭和照顾责任而难以追求教育或就业机会。
预计2024年中东与北非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2.2%,接近疫情前水平,但低于新兴市场和中等收入经济体的4.2%预期增长率。增长放缓部分归因于石油产量减少和持续的冲突。到2025年,该地区经济增长预计将增至4.0%,接近新兴市场水平。加沙冲突增加了地区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若冲突扩大,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劳动市场。2024年,中东与北非青年失业率预计微升至24.5%,2025年降至24.2%。同期,未就业、未教育、未培训(NEET)青年人员率预计从31.4%降至31.3%。
确保青年通过体面工作实现社会流动至关重要。该地区的主要挑战和目标是要提升包容性经济增长,改善生活水平。报告显示,阿拉伯国家15至29岁青年中仅40.1%认为自己的生活优于父母,为各地区最低。北非此比例为46.8%,低于全球平均53.4%。同时,许多年轻人对失业感到忧虑,这一忧虑群体在阿拉伯国家的比例为64.6%,在北非则高达68.1%。他们的担忧主要源于对本国就业机会不足的认识。
二、不断变化的青年就业情况
全球范围内冲突事件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中东与北非地区亦不例外。据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700万青年居住在受冲突波及的区域,其中中东与北非地区约有1000万青年,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及也门。如将冲突数据与就业数据相结合,国际劳工组织预测,由于接近冲突区域,中东与北非地区约有200万个青年就业岗位面临威胁。此数据尚未包括因加沙冲突而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丧失的就业岗位。即便在2023年10月加沙爆发之前,加沙地带的青年由于近二十年来的占领与封锁,已面临严峻的劳动市场挑战。战前,青年失业率高达59.3%,而年轻女性失业率更是达到86.7%,NEET的青年比例约为35.7%,但自2023年10月以来,加沙地区的学校已关闭,目前加沙的每一位年轻人在NEET状态中。西岸地区的青年同样遭受影响,青年失业率从24.1%上升至41.8%。
在该地区,青年就业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家庭成员数量的减少以及青年自雇者比例的增加。据统计,2022年,阿拉伯国家青年的有偿就业比例为76.3%,这一数字高于北非地区的62.8%。在2000年至2022年期间,北非青年的有偿就业比例增长超过了12个百分点,而阿拉伯国家的增长为8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有偿就业的青年在非正规部门工作,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青年更倾向于非正规就业。过去二十年来,青年就业行业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反映出经济结构的转型。2001年,农业是阿拉伯国家和北非青年就业的最大行业。然而,到了2021年,农业在青年就业中的份额已经有所下降。
在该地区,就业增长的行业结构变化和青年教育水平的提升,导致了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不匹配现象加剧,以及毕业生失业率的攀升。相较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同龄人,25至29岁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陷入NEET状态的概率较低。此外,报告显示,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显著降低了青年劳动力利用率不足的风险。然而,在低中等和低收入国家,这种积极效应似乎并未惠及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这些发现表明了中东与北非地区在创造高技能工作岗位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需求。对于年轻人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益处体现在就业质量上(非正式工作和低薪工作的比例较低),而非就业数量。
三、展望
报告深入分析了青年失业率问题,并关注到体面工作机会的匮乏。这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多元化不足,以及提升生产力的结构性转变的缺失。加上该地区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和持续冲突,这些都导致了年轻人可以获取的体面工作机会不足。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传统的发展模式——即劳动力从低生产力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相对更高效的制造业活动——受到了限制。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劳动力的部门间转移主要朝向传统的服务行业,如贸易、运输和住宿以及非市场服务,而非转向更现代化和生产力更高的服务行业。这需要各国政府更加努力地推动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包括通过性别敏感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就业和制定刺激就业机会生成的行业政策。鉴于该地区是唯一一个预计到2050年青年劳动力将持续增长的地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并列),这一挑战显得尤为关键。
中东与北非地区在劳动市场中同样面临着显著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为了逐步缩小该地区的性别差距,加强政策并改变教育、劳动市场参与以及家庭照顾责任方面的社会规范至关重要。尽管存在一些关于增长和就业复苏的积极信号,但当前年轻人对未来日益增长的焦虑迹象不容忽视。报告显示,许多年轻人正承受着失业或工作稳定性、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甚至还有暴力和冲突所带来的压力。为了缓解年轻人的焦虑,相关机构需要引导年轻人顺利度过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期以及从青年到成年的转变期。帮助年轻人保持希望,必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使命。
为了确保所有年轻人都能获得体面的工作,并为他们铺设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需要在多个领域采取行动。政策制定者应与社会各界及青年群体保持长期而真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全面的青年就业策略,以下几点是促进中东与北非地区青年就业的行动要点:
1. 需求侧政策的扩展应致力于促进在增长迅速且充满活力的行业中的就业机会。需求侧的干预措施应直接针对为年轻女性创造就业机会。
2. 确保教育及技能发展政策,涵盖技术和职业教育领域,能够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同时融入绿色、数字化以及软技能的培养。
3. 通过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采用恰当的融资机制,包括国际协作、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开发性融资,以应对劳动市场的挑战。
4. 在各个行动领域内,赋予青年群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并推广及强化青年参与的包容性社会对话机制。
四、次区域发展情况
1. 阿拉伯国家
2023年阿拉伯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为世界最高,达到28.0%,比2020年的高点31.3%下降了3.3个百分点,但仍比2019年疫情前的27.0%高出1个百分点。未来几年依然不容乐观,预测显示,失业率仅将从2024年的28.6%下降到2025年的27.7%。
阿拉伯国家的就业人口比率性别差异是世界上最大的,年轻女性几乎完全被排除在青年劳动力市场之外。2023年,男性青年的就业人口比率为31.9%,而女性仅为6.0%。2023年,该地区NEET青年的比例为33.2%,是所有次区域中最高的,比全球平均值20.4%高出10多个百分点。2023年,近一半(46.3%)的年轻女性处于NEET状态,这一比例是年轻男性的两倍(21.1%)。
年轻人倾向于从事有偿但非正式的工作。2022年,76.3%的青年劳动力是有偿就业,而自雇者占少数。15-24岁的青年中有八成从事非正式就业,而25-29岁的年轻成年人中有六成。从2001年到2021年,青年在农业部门工作的比例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贸易、运输、住宿和餐饮服务活动取代农业部门成为最大的青年雇主,增长了8.4个百分点。护理服务以及通信、金融的青年就业比例也有所增长,而制造业的比例则有所下降。
2. 北非国家
在2023年,北非地区的青年失业率达到了22.3%,相较于前一年上升了大约1个百分点。在2024年曾短暂上升至22.5%,然而与2019年相比,失业率有所下降,减少了1.7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率将保持稳定。
同年,年轻女性的失业率几乎是年轻男性的两倍,分别为34%和18.8%。青年就业人口比率在2023年为18.3%。与该地区男性相比,年轻女性在就业市场上遭遇了显著的挑战,她们的就业参与率仅为6.9%,在所有次区域中属于最低水平之一,而年轻男性的就业参与率为29.4%。2023年,NEET青年比例高达31.2%,在全球所有次区域中位居前列。
该地区年轻人偏好从事有偿工作,这类工作占所有青年就业的62.8%,并且自2000年至2022年,其比例增长了超过12个百分点。尽管农业部门依旧是最主要的青年工作领域,但自2001年至2021年,青年在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在过去二十年中,贸易、运输、住宿和餐饮服务活动部门内的青年就业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超过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制造业中青年就业的比例有所减少。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