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教授就加沙冲突再起接受《解放日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25-10-21 浏览次数: 10

20251020日,上外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就加沙冲突再起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见《解放日报》20251021日第7版),全文如下:

停火现波折,和平要“烂尾”?

加沙停火进入第二周,新的战火却已悄然逼近。

当地时间19日,以色列军队以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为由,袭击拉法等加沙地带多地,随后又称将重新执行停火协议。此次空袭被视为停火协议生效以来的最严峻考验

报复性袭击多地

当地时间19日,以军动用战机、无人机和火炮,对数十个哈马斯目标实施打击,其中包括武器储存设施、军事基础设施、地下设施和火力点等。加沙地带民防部门称,袭击造成至少45人死亡。

以军将袭击的原因归咎于哈马斯,称其武装人员在“黄线”(以色列“初步撤军线”)以东的以军控制区内向挖掘机开火,造成以军士兵两死三伤。以军随后采取报复性袭击。

对于以方指控,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表声明,重申哈马斯“仍在完全执行停火协议”。卡桑旅还称,该部队不清楚拉法地区发生的任何事件或冲突,因为这些地区是以军控制下的区域。

19日的袭击意味着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的执行又现波折。自1010日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和哈马斯不断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以色列虽然在美国的压力下停火,但对哈马斯越来越不满。

据报道,虽然哈马斯在停火协议生效后释放了20名在世的以方被扣押人员,但总计28具被扣押人员的遗体中,哈马斯截至目前只移交了12具。以方指责哈马斯故意拖延,哈马斯则表示由于一些遗体被埋在地道或废墟中,寻找需要时间,还需要重型机械和挖掘设备。

哈马斯的愤怒也在升级。哈马斯18日晚发表声明称,自协议生效至今,以方已累计违反协议47次,造成38人死亡、143人受伤。哈马斯还谴责以色列方面未按照协议开放拉法口岸。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认为,最新进展再次凸显加沙停火协议的脆弱性,其背后有多方面因素。

一是缺乏国际保障。美国的“20点计划提出要建立国际稳定部队,由地区国家组成维持秩序的力量,避免哈以双方再次发生冲突,但目前不仅国际维和力量没有进驻加沙,是否已经组建也不确定。

二是治理加沙的临时机构未组建。“20点计划提出要组建一个由巴勒斯坦人和国际专家组成的临时过渡治理机构,但尚未建立,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担任主席的国际过渡机构和平委员会也没有跟上。

三是美国未强有力地推动协议执行。尽管特朗普向以色列和哈马斯施压、宣布冲突结束并召开了盛大的“和平峰会”,但峰会结束后美国对协议的推进并不上心。

关键时刻的访问

对于19日发生的最新波折,特朗普有意淡化,并称停火协议仍然有效。他还表示正在审查以色列的袭击。

美国副总统万斯则承认停火进程“时断时续”。据悉,万斯本周将和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及特朗普女婿、中东顾问库什纳等人一同访问以色列,预计将跟进美方“20点计划实施情况,包括推动第二阶段谈判。美方还可能和地区国家讨论建立国际稳定部队等事宜。

在第一阶段停火现波折、第二阶段停火谈判未正式开启的关键时刻,万斯此次访问目的何在?

刘中民指出,万斯此访预计将对以色列和哈马斯施压,继续推动地区国家共同推进落实停火协议,“但访问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加沙冲突留下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刘中民表示,自本轮巴以冲突以来,哈马斯与以色列已三次达成停火协议,背后都与美国有关。但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推动时断时续、后劲不足,常出现“烂尾”情况。

背后原因在于,在斡旋加沙冲突时,美方的安排均服务于自身利益,不具备可持续性和公正性,缺乏长远、全面、系统性的安排。

比如,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仅包含交换人质、以军撤退和允许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等“眼前问题”,但以军会否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哈马斯会否解除武装等“难啃的骨头”都被留在第二阶段。

此外,近年来,美方既希望掌控中东事务,又不愿改变战略收缩的态势,这让其中东政策常常陷入矛盾。

内塔尼亚胡18日强调,只有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之后,战事才会结束。

但刘中民指出,哈马斯解除武装问题在“20点计划中模棱两可,哈马斯向谁解除武装、如何解除、未来哈马斯地位和命运如何,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答案。哈马斯不会坐等被解除武装,因此正在借机行事,加紧对加沙的控制,为下一步谈判谋求筹码。

战火会否重燃?

重重挑战下,脆弱如纸的加沙停火协议能否维持?战火是否可能重燃?

刘中民指出,目前美、以、哈马斯面临的困局仍未解除。

美国想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确立国际权威,但在资源、外交斡旋等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内塔尼亚胡宣布将参加2026年大选,这意味着以政府预计仍将谋求消灭哈马斯,但冲突持续两年都未成功,这一目标基本已化为泡影;哈马斯遭遇重创后谋求生存,但又不甘解除武装……

“各方对结果都心怀不满,但都缺乏有效的打击和制衡手段。这让各方陷入复杂困局,也让中东和平进程沦为‘烂尾楼’。”刘中民表示,困局之中,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在所难免。双方走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有待观察,但时断时续的冲突恐怕难以杜绝。

刘中民还表示,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缺乏与大国的合作,未能让停火协议得到国际权威性支撑。这些因素都让加沙战火重燃的风险上升。

法国外交部16日表示,法、英、美三国正在协调,在未来几天内推动一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为未来在加沙部署国际稳定部队奠定基础。另外,埃及19日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协调推进加沙地带重建。

刘中民认为,国际社会要发挥作用,关键仍在于推动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停火。让以色列和哈马斯脱离军事接触,打破当前冲突循环,才能为后续和平谈判创造宝贵的时间窗口。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