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上外中东研究所赵军副教授和助理研究员舒梦就加沙冲突再起接受《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南都即时”采访,全文如下:
加沙困局圆桌对话:协议双方诉求各异下的互信难题与复杂走势
加沙地带一度战火再起。
当地时间10月19日,以色列军队以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为由,对加沙南部拉法地区发起空袭和炮击,随后又宣布,在“展开报复性袭击”后已恢复执行加沙停火协议。哈马斯则否认以方指责。
自10月10日停火生效至今,不足两周的时间内,以色列与哈马斯不断相互指责,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在执行层面频繁遭遇波折,引发外界担忧。有国际舆论指出,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本就脆弱,以军19日的军事打击是停火协议生效以来面临的最严峻考验。
加沙停火协议在生效状态下为何却不断出现波折?停火协议未来走向究竟会如何?协议脆弱的核心症结又在哪里?10月22日,南都N视频记者发起线上圆桌对话,连线多位中东问题专家,解读加沙停火协议背后的深层矛盾与复杂局势。
圆桌对话连线专家:
孙德刚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赵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
舒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智库研究员
“根本性矛盾无法解决”
南都N视频:加沙地带近日一度再次爆发“交火”,此次冲突再度燃起的原因是什么?
舒梦:事实上,此次冲突再起的根本原因与以往并无二致——冲突双方的核心矛盾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第一阶段停火谈判看似进展顺利,实则是由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
从外部因素来看,国际社会呼吁停火的压力持续增大;从推动力量方面而言,美国介入后对冲突双方形成了直接牵制;从谈判性质来讲,这一阶段的谈判本质上是“交易式谈判”,仅聚焦于短期议题,完全未触及根源性矛盾以及长远制度性安排。因此,第一阶段协议相对容易达成,但进入第二阶段后,由于需要直面核心问题,谈判难度自然会大幅上升。
孙德刚:以色列大选也是影响停火协议进程的因素之一。日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将参加2026年议会选举,并自称能够赢得连任。
为了稳固极右翼力量的支持,面对中左翼势力的潜在挑战,内塔尼亚胡政府不得不满足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等极右翼官员的要求,对哈马斯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甚至承诺要“彻底剿灭”哈马斯。在这一背景下,以色列政府可能不得不重新展开军事打击行动,以争取右翼选民的支持。
南都N视频:从整体上看,你认为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呈现出如此脆弱状态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赵军:核心原因主要有四点。其一,协议内容不够细化,存在诸多模糊不清之处,导致双方在执行协议过程中极易产生分歧。其二,协议双方长期处于对抗状态,且历史上签署的协议均无法遵守,导致彼此间无法互信,始终保持高度防范与戒备。其三,双方的核心诉求存在本质差异,根本性矛盾无法解决。例如,以色列方面关注人质交换问题,而哈马斯则聚焦于以色列军队全部撤离;以色列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哈马斯却坚决拒绝缴械等。其四,协议缺乏有效的执行保障力量和机制。
“局势依旧处于敏感状态”
南都N视频:你如何看待加沙地带短期内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有哪些因素会促使或阻止冲突的进一步升级?
赵军:目前来看,加沙地带整体局势会持续紧张,且零星冲突也将时刻存在,不过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在短期内有所降低。
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哈马斯自身实力已受到严重削弱,同时还失去了外部支持,进攻性和杀伤性武器不足,在此情况下,哈马斯主动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可能性较小;二是人质交换后,以色列向哈马斯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借口相对有限,加上内塔尼亚胡政府自身战略调整,以配合美国政府所谓的“和平”努力,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三是来自美国、埃及等国家的外部压力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而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因素,至少有以下三点:哈马斯若继续坚持战斗到底的策略;以色列继续推行原来清除哈马斯的战略并付诸行动;美国持续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舒梦:第一阶段停火后,我们发现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未完全停止,而哈马斯则获得了一线喘息之机,实力得以再次发展。与此同时,和平谈判也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使得当前局势依旧处于敏感状态。
不过,哈马斯的作战力量在此前已遭受重创,短期内难以与以色列展开“针尖对麦芒”式的正面大规模交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突已经结束。以色列对加沙展开军事行动,哈马斯借机再次发展,上述两种情况都随时可能发生。
南都N视频:本轮停火协议在哪些条款上可能存在不明确之处,给了以色列和哈马斯相互指责和行动空间?针对目前停火协议面临的困境,各方应采取什么措施推动局势和平发展?
赵军:举例来说,协议未清晰界定以色列撤军的范围,也未明确人道主义援助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双方对协议的差异化解读留下了空间。
双方能否切实执行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停火协议,是第一阶段协议得以完善和巩固的前提与保证。然而,目前双方在各自的核心诉求上,尚未见到让步和妥协的迹象。
现阶段停火协议面临的困境,关键在于如何确保协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就国际社会而言,主要看能否拿出更具体的方式,促使双方自觉遵守协议。当下,以色列和哈马斯实际上均在软性抵制协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执行。就目前情况来看,协议双方各自采取的措施,很难推动局势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
“美国缺乏手段约束以色列”
南都N视频:本轮停火协议是由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的,但从现实结果来看,为什么特朗普政府的推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停火协议面临诸多困境?
赵军:美国仅提供了协议,却缺乏确保协议有效执行的强力机制,也未能解决双方核心矛盾,这是协议面临诸多困境的根本原因。
孙德刚:以色列和哈马斯就基于特朗普“20点计划”的具体执行问题,会产生严重的原则性分歧——在“以色列撤军”和“哈马斯缴械”这两点上,双方的立场存在根本性对立。
至于美国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美国虽有促成停火的意愿,尤其是在俄乌冲突未能取得外交突破的背景下,中东地区成为其推进和平进程的重点区域。然而,内塔尼亚胡政府经验老到,而特朗普的政治背景相对单薄,难以对以色列施加有效压力。
在实际谈判过程中,以色列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美方的行动方向,这使得美国缺乏足够有效的手段来约束以色列的行为,进而导致停火协议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南都N视频:预计下个阶段,特朗普及其团队可能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应对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现状?
赵军:目前来看,特朗普可能会继续推动现有协议文本,且有可能采取强硬措施,加强对双方施加压力,如特朗普对哈马斯、对以色列等均发出一定的警告。同时,他也表示要继续推动第二阶段协议执行。
但是,特朗普个人反复无常,且可能随中东地区形势变化而转变,尤其最近伊朗问题再现。因此,不排除特朗普会搁置协议,继续支持以色列对哈马斯进行军事打击。
来源:南都即时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