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解放组织”向阿勒颇扩张:为何此时行动?
原文信息
【标题】هيئة تحرير الشام والتمدد نحو حلب... لماذا الآن؟
【日期】November 30, 2024
【机构】埃及金字塔政治与战略研究中心
【作者】萨菲纳兹·穆罕默德·艾哈迈德(صافيناز أحمد محمد)
【链接】https://acpss.ahram.org.eg/News/21311.aspx
编译信息
【译者】马鹃(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开罗大学访问学者)
姚继德(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所长、伊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期数】第425期
【日期】2024年12月5日
2024年11月27日,“沙姆解放组织”从其控制的伊德利卜地区向叙利亚政府军在阿勒颇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结合过去一年的政治形势分析,这一攻势并非偶然,而是该组织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从发展脉络来看,“沙姆解放组织”及其盟友以“遏制侵略行动”为名,展开对阿勒颇的入侵,实际上是其过去一年战略规划的延续。促成这一行动的核心因素,是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战争。这场地区冲突对叙利亚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上,“沙姆解放组织”早已为此次针对叙利亚政府军及其盟友(包括伊朗支持的民兵武装)的“阿勒颇之战”做好了充分准备。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重绘阿勒颇的控制线,确立自身的战略主导地位。这一行动的背景是,以色列对加沙和黎巴嫩的军事行动给叙利亚政府及其伊朗盟友施加了巨大压力,使其在应对多重危机时显得力不从心,为“沙姆解放组织”的扩张提供了机会。
具体而言,“沙姆解放组织”在阿勒颇的军事扩张并非突发事件,而是过去一年多次行动的结果。该组织充分利用国际力量因加沙与黎巴嫩冲突而分身乏术,以及乌克兰战争长期胶着导致俄罗斯资源受限的特殊时机,多次对阿勒颇特定区域发动军事行动。同时,俄罗斯将其在叙利亚的一些军事观察点交由隶属于伊朗的部队接管;而伊朗则因支持其盟友真主党应对以色列在2024年10月26日对黎巴嫩南部的袭击,不得不对其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进行重新调整。
“沙姆解放组织”宣称,其在阿勒颇的扩张行动是对2024年10月俄叙联军联合“侵略”的直接回应。此前,俄叙联军曾在伊德利卜对该组织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势,试图遏制其扩张计划。然而,到2024年11月,该组织从伊德利卜向阿勒颇地区推进,进一步扩大了其实际控制范围。这一事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体现了叙利亚局势的深刻变化,也表明一场可能破坏自2017年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局面的新冲突正在酝酿之中。2017年,在俄罗斯主导的“三方阿斯塔纳模式”框架下,叙利亚设立了“冲突降级区”机制,为缓解局势奠定了基础。然而,“沙姆解放组织”始终拒绝接受这一框架,而土耳其与俄罗斯则通过2018年9月和2020年3月签署的两项安全协议,试图强制该组织在伊德利卜地区实施降级安排。
为何选择在此时展开行动?
近日,“沙姆解放组织”在伊德利卜的萨拉基卜市(سراقب)及阿勒颇省对叙利亚政府军发起大规模攻势。行动开始仅两天,该组织便成功夺取了连接阿勒颇、首都大马士革和西部拉塔基亚的高速公路(M5)的控制权,并占领了萨拉基卜市约一半的区域。这一军事行动的发生与一系列区域性动态密切相关,为解读“沙姆解放组织”选择在此时采取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背景,其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停火协议的生效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停火协议于2024年11月27日生效,标志着停火在“抵抗轴心”关键支援前线——黎巴嫩南部——正式生效。这一变化对伊朗未来的区域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而言,伊朗可能会重新调整其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特别是在重组和强化武装力量方面。对此,“沙姆解放组织”敏锐地察觉到潜在的威胁,并率先对叙利亚政府军及其伊朗支持的民兵力量发起攻势,特别是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颇乡村地区。沙姆解放组织的这一先发制人行动旨在阻止伊朗在叙利亚,尤其是在阿勒颇地区,重新整顿武装力量。
此次行动的迅速推进暴露了阿勒颇地区伊朗支持的民兵力量部署不足的弱点。沙姆解放组织仅用两天时间便占领了阿勒颇多个重要区域,这表明伊朗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较为薄弱,其在阿勒颇的军事活动也受到显著限制,难以有效抵御攻势。此外,据伊朗媒体“塔斯尼姆通讯社”(تسليم أنباء وكالة)报道,在阿勒颇的冲突中,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القدس فيلق)一名高级指挥官在交战中被击毙。这一消息进一步验证了“沙姆解放组织”攻势的成效,并对伊朗及其盟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访问俄罗斯
2024年11月28日,即“沙姆解放组织”对阿勒颇发动攻势的次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访问俄罗斯,与俄方就调整俄叙合作框架进行磋商。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规划俄叙合作框架:在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后,俄叙双方面临新的区域形势,亟需重新评估合作策略,并对既有框架进行调整。
(2)重新审视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角色:访问期间,双方探讨如何协调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部署,以应对地区局势的新变化。
(3)推进叙土关系正常化进程:访问还涉及叙利亚如何应对国际社会推动其与土耳其关系正常化的要求,并探讨建立新型合作模式的可能性。
“沙姆解放组织”选择在这一关键时刻发动攻势,旨在向正在俄罗斯进行高层会谈的叙俄双方传递明确信号。通过迅速推进在阿勒颇的军事行动,该组织不仅展示了其在战场上的主动权,也凸显了对叙利亚政府军及其盟友控制力的削弱。这一攻势既是对叙利亚政府及其支持力量的直接挑战,也被视为对2024年10月俄叙联军空袭伊德利卜的强烈回应。
◆“沙姆解放组织”率先采取行动,以应对叙土关系正常化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
“沙姆解放组织”此次发动攻势的背景之一是俄罗斯正积极推动叙利亚政府与土耳其实现关系正常化。一旦两国关系得到改善,叙利亚政府可能在土耳其的支持下重新夺回北部由反对派武装控制的地区,尤其是伊德利卜和阿勒颇——“沙姆解放组织”的核心控制区域。为应对此潜在威胁,该组织采取先发制人策略,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在阿勒颇纵深30公里、横向60公里的范围内扩展其势力范围,试图削弱叙土战略合作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巩固其在关键地区的控制权。
◆“沙姆解放组织”抢先应对美国可能出台的调整政策
“沙姆解放组织”试图抢先应对美国新政府可能出台的有关美军在叙利亚东北部军事存在的政策调整。在2025年1月唐纳德·特朗普就任总统之前,该组织试图通过创造新的既成事实,确立自身在叙利亚危机及未来地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中的重要地位。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叙利亚东北部,而“沙姆解放组织”的影响力则在西北部。
然而,该组织试图打破地理局限,将自身纳入整体政治解决框架,而这一框架预计将由俄罗斯、美国和土耳其三方主导。
地区和国际立场
沙姆解放组织在阿勒颇对叙利亚政府军及伊朗民兵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引起了国际社会及地区主要利益相关方的高度关注,其中包括俄罗斯、土耳其、美国和伊朗。这些力量在当前局势中的态度与反应,将对叙利亚未来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有报道称,欧美可能计划通过叙利亚开辟新的战线以对抗俄罗斯,即便这意味着借助一个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共同敌人”。与此同时,“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焦拉尼正努力将自己塑造为阿萨德政权的潜在替代者,向国际社会证明其不仅有能力填补权力真空,还能对俄罗斯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颇的战略利益构成威胁。如果“沙姆解放组织”成功全面控制阿勒颇,其下一个目标可能是哈马、拉塔基亚和塔尔图斯。这将迫使俄罗斯重新聚焦其在叙利亚的战略利益,并削弱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力度,从而对地区和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俄罗斯的立场:
针对近期“沙姆解放组织”对叙利亚政府军阵地的攻击行动,俄罗斯出动战机对伊德利卜和阿勒颇地区实施空袭,主要目标为“沙姆解放组织”及其附属派别。然而,在地面战场上,“沙姆解放组织”及其盟军的行动规模更大、推进速度更快,凸显出叙利亚政府军防御体系中的真空问题。由于部分伊朗民兵撤离阵地支援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力量,叙利亚政府军的防御能力明显削弱。俄罗斯空袭的主要目标集中在伊德利卜,针对“沙姆解放组织”的据点、武器库及补给线路展开精确打击。同时,叙利亚政府军则在阿勒颇北部和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强了与反对派武装的接触线。然而,“沙姆解放组织”的迅速扩张暴露了叙利亚政府军在地面作战能力上的局限,其独立应对沙姆解放组织攻势的能力明显不足。
当前局势凸显了叙利亚政府及其盟友在军事策略上的深层困境。以往,叙利亚政府军主要依赖俄罗斯空军的空中打击以取得战略优势,并通过伊朗民兵和叙利亚地面部队将空中打击的成果转化为地面控制。然而,随着部分伊朗民兵被调往其他战线(特别是支援黎巴嫩南部),叙利亚政府军在面对“沙姆解放组织”及其附属派别的攻势时,地面力量显著削弱,几乎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导致其防御体系出现“安全真空”。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可能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而不仅限于空袭,以扭转阿勒颇战场的不利局面,协助叙利亚政府恢复对局势的控制。然而,截至目前,尚无明确迹象显示俄罗斯已采取或计划采取进一步具体行动。
◆伊朗的立场:
伊朗及其支持的叙利亚民兵力量,尤其是驻扎在阿勒颇的部队,因“沙姆解放组织”从伊德利卜向阿勒颇的扩张而陷入“严峻的战场困境”。“沙姆解放组织”成功控制了M5高速公路,这条关键交通要道连接阿勒颇与首都大马士革及拉塔基亚(叙利亚政府的核心支持地区),对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希将“沙姆解放组织”的“遏制侵略”行动称为“美以计划”,并声称这是美国和以色列在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受挫后策划的战略行动,意在削弱伊朗及其盟友的区域影响力。
在军事层面,伊朗正采取措施应对其在阿勒颇的战场劣势。目前,伊朗已下令将隶属于伊朗革命卫队的亲伊朗叙利亚民兵组织“巴克尔旅”(لواء الباقر)从东部代尔祖尔地区调往阿勒颇,与“沙姆解放组织”的武装力量展开对抗。
◆土耳其的立场:
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沙姆解放组织”在叙利亚西北部阿勒颇针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的攻击,构成了“不可接受的局势升级”,并强调“避免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是土耳其的首要任务”。安卡拉认为,自2024年11月27日以来“沙姆解放组织”与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和阿勒颇乡村地区的军事冲突,可能会破坏土耳其与俄罗斯就这些地区达成的降级协议,其中最近一次协议签署于2020年3月。与此同时,土耳其指责叙利亚政府军在2024年10月对伊德利卜和阿勒颇的反对派武装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导致局势升级的主要原因,认为叙利亚政府对破坏降级协议负有直接责任。
此外,有观点认为,土耳其可能借此事件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推动其在俄罗斯的斡旋下采取更积极的措施,加速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沙姆解放组织”早期曾获得土耳其的军事支持,但自2021年该组织与土耳其直接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发生冲突后,土耳其对其支持已显著减少。但土耳其仍然具备对“沙姆解放组织”进行有效限制的能力。
◆美国的立场:
有迹象表明,美国对“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的定点清除行动已暂停了相当长的时间。然而,自2024年11月27日“沙姆解放组织”在阿勒颇扩张并与叙利亚政府军爆发冲突后,美国的立场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这一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任总统是否继续保留美军在叙利亚北部,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军事存在。其军事存在仍对叙利亚危机中的主要相关方(包括土耳其、俄罗斯、伊朗)以及被列为恐怖组织的反对派武装的活动产生重要制约作用。此外,美国可能利用这一军事存在及其调整作为未来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中向俄罗斯施压的一个重要筹码。
有分析认为,如果加沙冲突最终实现全面停火,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可能会倾向于解决中东地区的一系列区域性问题,其中包括叙利亚危机。然而,这一观点目前仍处于观望阶段,尚无明确迹象表明其具体政策走向。
综上所述,“沙姆解放组织”在阿勒颇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的攻势,既是其在黎巴嫩战线局势变化及叙利亚安全局势动荡背景下抓住的战略机会,同时也可能成为其行动的制约因素。该组织可能面临来自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的双重军事反击,尤其是俄罗斯可能采取比当前军事行动更为全面的战略,以遏制“沙姆解放组织”在叙利亚北部,特别是阿勒颇地区的扩张企图。在这种背景下,地区和国际力量仍然是决定叙利亚局势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而以色列在加沙战争中的结果及其后续影响,也将成为塑造叙利亚未来局势的重要变量。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