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简报》第432期—叙利亚革命的机遇、挑战与风险
发布时间: 2024-12-27 浏览次数: 10

叙利亚革命的机遇、挑战与风险

 

原文信息

【标题】فرص وتحديات ومخاطر أمام الثورة السورية

【日期】December 24, 2024

【机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作者】穆赫辛·穆罕默德·萨利赫(د. محسن محمد صالح

【链接】https://www.ajnet.me/opinions/2024/12/24/فرص-وتحديات-ومخاطر-أمام-الثورة

 

编译信息

【译者】杨雪(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图书出版中心国际合作部)

【期数】第432

【日期】20241227

 

叙利亚革命被视为自“阿拉伯之春”以来首个具有完整架构的革命,具备在制度层面实现根本性变革的潜力,为推动大规模复兴创造了切实的机遇。然而,这场革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其中部分源自内部。同时,叙利亚的战略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作为前线国家的角色,以及地区与国际利益的交汇,使这些挑战更加复杂和严峻。

力量与机遇之源

(一)过渡正义。通过建立革命法庭和新的司法体系,革命可以瓦解旧政权的“深层国家”结构,惩罚或削弱其关键人物,以防止他们扰乱革命进程或以新形式东山再起。革命需要智慧与果断兼具的策略,在宽恕与追究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既要避免加剧宗教和种族矛盾,又要彻底清除旧政权的核心罪犯及其安全、政治、经济和媒体体系的关键人物。

(二)硬实力建设。建立忠于新叙利亚的国家军队,致力于保卫国家、维护民族信念与价值,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还需建立以保障公民自由与尊严为宗旨的安全机构,既能抵御外敌,又能打击国内腐败,维护社会伦理与正义。

(三)软实力运用。新政权应掌控政治、经济、文化与媒体等核心领域,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制定保障新秩序的宪法,创造公平透明的政治环境。通过防范投机势力、外部干预及反革命力量,新政权能够确保长治久安。

(四)人民意志的支持。新政权得到了人民强烈的支持,旧政权已不再拥有同情与拥护。这种普遍的民意基础为迅速实现变革与解决关键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

(五)丰富的人力资源。叙利亚人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在流离失所的困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能。将这些人才重新引入国内,为其创造自由创新的环境,将极大推动国家的复兴。

(六)海外侨民的力量。愿意继续为国家服务的海外侨民是重要的资源,他们可充当国家的国际代言人,形成有力的海外游说团体。此外,通过建设透明高效的金融体系与鼓励投资的政策,吸引侨民资金回流,将助力国家经济振兴。

(七)丰富的自然与地理资源。叙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要地、旅游古迹与港口。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为国家迅速站稳脚跟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八)反腐的契机。新政权在清除腐败方面拥有难得的机会,因其腐败根源多与旧政权有关。构建全新、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将为国家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九)管理经验的积累。叙利亚革命者在伊德利卜地区数年的治理实践,为全国性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这种从革命到治国的过渡模式,使其更具备管理现代国家的基本条件。

通过有效利用上述机遇,新叙利亚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深刻变革,迈向复兴之路。然而,革命的成功仍需警惕潜在风险与挑战,坚持稳健与创新并行的治理路径。

挑战与风险

叙利亚革命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若无法具备清晰的愿景、主动的行动能力以及迅速填补真空的效率,再辅以必要的严肃态度、果敢决策和智慧应对,这些风险足以威胁革命的根基。

(一)重建国家机构。叙利亚原有的国家机构早已腐败不堪,服务质量低下,基础设施残破不堪。要让这些机构恢复到基本运转的水平,势必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努力。然而,广大民众迫切的需求将对新政府构成巨大压力。同时,革命的敌对势力与机会主义者可能借此掩护,煽动民众提高诉求门槛,挑起不满情绪,甚至夸大政府的失误。他们可能利用过去60年对巴斯党(复兴党)政权的沉默作为对比,借口新政府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煽动对革命的不满情绪。

(二)恢复社会和平。重建社会和平、让数百万流离失所的民众与难民重返家园,并归还他们的合法权利,修复被摧毁的家园,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沉重的责任。

(三)化解族群与教派矛盾。前政权以及法国殖民者遗留下的族群与教派矛盾,已经深深侵蚀了叙利亚的社会和政治生态。这种矛盾不仅破坏了民族团结,还加剧了内部的不信任。某些以族群或教派分裂为利的势力可能借此煽动,如利用阿拉维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和库尔德族之间的矛盾挑起冲突。而外部势力——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区域性或国际干预者——也会趁机助长分裂情绪,制造危机,甚至通过暗杀和爆炸事件挑动内乱。这些外部势力试图打造“教派代表人物”,与国家领导层对立,进一步削弱国家认同感,甚至推动分裂或自制条件的自治权,从而损害国家的统一与主权。

(四)明确国家认同与方向。在塑造叙利亚未来的过程中,国家认同和发展方向成为关键问题。叙利亚人民的绝大多数是阿拉伯穆斯林(那些不认同阿拉伯身份的多认同伊斯兰信仰,反之亦然,二者皆受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纽带所维系)。尽管如此,几十年的世俗独裁和教派统治,再加上数百万叙利亚难民的海外生活,已为叙利亚未来的形态提出多种可能:是坚持伊斯兰价值观,还是采用世俗模式,亦或在两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此外,叙利亚应如何定位自身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中的角色?是聚焦国内发展,还是拓展地区影响?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方向,而周边的区域性与国际性挑战势必不会让叙利亚轻易退缩自守。

外部势力将利用一切手段影响国家的认同与方向。我们已经目睹,革命胜利后不久,便有示威者高呼“世俗国家”的口号,这种口号很容易成为反革命势力的突破口,并获得区域和国际势力的支持。

有人或许认为,维持模糊的国家认同有利于团结,但实际上,这种模糊只会削弱革命成果,扰乱国家方向,并为外来干涉留下空间。与其模棱两可,不如通过包容且文明的方式,早日明确国家的阿拉伯与伊斯兰认同。这不仅有助于鼓舞和凝聚绝大多数民众,还能巩固国家新秩序,守护革命果实,并让敌对势力失去攻击的借口。

新政权宜尽早明确叙利亚的阿拉伯伊斯兰身份,与国家的宗教、历史与文明遗产保持一致,同时关注民族大义,尤其是巴勒斯坦问题。这将为叙利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与实践基础。

(五)区域与国际政治勒索。新领导层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区域与国际政治的勒索,以换取“合法性”、承认以及与叙利亚国家的正常交往。一些势力将试图强加条件,包括对政权形式、治理性质甚至宪法的干涉,并将其代理人或附和其意的人插入政府及国家核心机构。对此,领导层需展现极大的智慧与果断,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六)外部“软性”干预。随着民主制度的推行、多党政治的开启以及自由空间的扩大,一些担忧自由浪潮蔓延及“政治伊斯兰”兴起的政权可能会采取措施,通过政治金钱支持、特定势力扶持及媒体塑造等方式,试图干扰新政权,甚至引发反革命,将人民重新纳入旧有腐败与专制的框架。这种干预与破坏模式曾在一些“阿拉伯之春”国家中上演,迎合了西方与以色列在区域内的利益诉求。对此,叙利亚新政权需高度警惕,防止这类势力借助革命之名行反革命之实。

(七)犹太复国主义威胁。以色列的直接或间接干预,可能通过军事、情报以及多种“硬性”与“软性”手段对叙利亚新政权构成显著威胁。犹太复国主义势力或将竭力削弱叙利亚的治理能力与发展潜力,设定“以色列”主导的安全标准,限制叙利亚的崛起,避免其对以色列构成潜在威胁。在以色列的战略视角中,任何邻国的复兴即便不涉及对抗,也是其长期的战略隐忧。

(八)“哈夫塔尔化”威胁。区域与国际势力可能支持某种形式的“新哈夫塔尔”在叙利亚出现,为其提供后勤、资金与军事支持,制造新的分裂与内耗。这种威胁需要新政权迅速而果断地处理,充分动员人民的警觉,遏制其发展势头,确保其无法在叙利亚的土地上扎根。

(九)美俄势力的存在。美国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驻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新政权应将终结这一外来军事存在以及其背后的利益诉求,列为国家议程的首要任务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国家主权,也是叙利亚实现全面复兴的重要一步。

(十)旧政权残余。虽然旧政权的残余势力——包括其受益者和失势者——在政权倒台后处于弱势甚至流亡状态,但他们可能逐步恢复元气,以政党、组织、利益网络的形式重新亮相,企图渗透新政权甚至重夺权力。此外,成千上万的军人、安保人员以及前复兴党干部和体制受益者,可能会寻求新的庇护者或重新调整自身位置。对此,新政权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这些“孤儿”势力成为新的威胁。

结语

叙利亚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理应享受革命的果实。一场值得鼓励的新尝试正在展开。尽管风险重重,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在召唤。叙利亚人民没有奢侈的选择空间,唯有迎难而上,以对真主的信念与谨慎的态度指引前路,拒绝陷入消极与沮丧之中。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