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捷:“苏丹当前形势评估及我国外交对策建议”,瞭望智库
发布时间: 2015-10-24 浏览次数: 521

20151024日,中东研究所闵捷博士在瞭望智库发表评论文章《苏丹当前形势评估及我国外交对策建议》,全文如下:

苏丹当前形势评估及我国外交对策建议

20117月,南苏丹共和国成立,苏丹的国内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都发生了显著改变,回顾四年多来新形势下苏丹的发展变化,拙文对苏丹当前形势做出四点评估:

一、国内政治局势总体平稳

1956年苏丹独立以来,南方问题就一直是影响苏丹政权稳定或更迭的最大问题,2011年,南方问题终以南苏丹的独立而和平解决。虽然削减了苏丹的人口和领土,其大部分油田也被剥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客观上也有助于巴希尔政权的稳定。

当前,尽管在达尔富尔地区、南科尔多凡州、青尼罗州等地仍有小规模的地方叛乱武装,但因其军事力量小、政治影响弱,对现政权的威胁不大。在政党政治领域,苏丹国内反对巴希尔的政党为数不少,且大多都有教派、族裔和地区的背景,但这些政党都较为弱小,且其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因此难以在近期对苏丹现政权形成挑战。

二、地缘政治环境逐渐缓和

虽然当前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希尔的逮捕令还未撤销,但苏丹周边国家和非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巴希尔政权逐渐转为支持态度。作为苏丹的重要邻国,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长期对达尔富尔地区怀有野心,但随着利比亚陷入内乱,达尔富尔地区和苏丹的西北边境的外部压力大为减轻。南苏丹的独立,使得苏丹的邻国数量得以减少,这也避免了原先因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乌干达接壤,导致的以上两国反政府武装的袭击和难民的涌入。

埃及是苏丹最具历史渊源的邻国,当前埃苏关系也得到好转,今年8月埃及新苏伊士运河开通之际,巴希尔总统访问了埃及,并与埃及总统塞西达成了关于积极推动两国人员流动与加强经济合作的协议,为此埃苏双方都释放了此前拘押对方的越界渔民和矿工等。

作为阿拉伯和红海国家,苏丹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苏丹外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今年3月起,苏丹参加了由沙特主导的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与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仅沙特阿拉伯就于今年78两月给予了苏丹10亿美元的援助,而赴阿拉伯海湾国家工作的苏丹人数量也显著增长。此外,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苏丹重要的非洲伙伴国家也表示非盟不受国际刑事法院的制约,愿意接受巴希尔政权代表苏丹协商地区问题。

三、国家经济暂时遭受困境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石油的开发和出口,苏丹经济逐渐依赖于石油产业,2011年之前苏丹收入来源的60%70% 都依靠石油,但苏丹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其中南部地区。南苏丹独立后,苏丹的全部石油产量只占到原产量的25%,国家经济从而暂时遭受到了困境。2012年,苏丹因边境油田划分和石油管道过境费的收取问题几乎与南苏丹爆发战争,直至20135月,南苏丹生产的石油才继续由管道输送至苏丹。

受国内经济衰退的影响,苏丹镑在南苏丹独立后大幅贬值,当前其与美元的实际汇率已超过10:1,而在2011年时汇率则只有2:1。在包括知识分子阶层在内的广大民众收入没有得到提高的情况下,苏丹国内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却持续暴涨,据苏丹国家统计办公室的数据,20156月苏丹的通货膨胀率为18.3%7月则为14.1%

四、民生状况亟待改善

苏丹的难民问题较为严峻,难民主要分布在国内反叛武装仍然活跃的达尔富尔地区、以及与南苏丹接壤的南科尔多凡州和青尼罗州。但随着苏丹全国对话会议被提上日程、非洲联盟在苏丹政府与反叛武装之间的斡旋,难民规模预期会得到遏制,救济措施也会有相应改善。

由于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苏丹民众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部分民众甚至因此沦为难民。在缺少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大量苏丹技术人才选择出国务工。根据苏丹人力资源部的数据,2012年的前10个月,前往国外工作的苏丹公民已超过7.5万人,而仅仅在今年8月的第一周,就有1.2万苏丹人寻求出境签证,其中卫生和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占据了移民的大多数。

此外,苏丹医疗资源匮乏,普通民众的基本医疗条件得不到保证。今年蔓延至全国各州的麻疹疫情,至7月底就已造成了43人死亡,近3000人确认感染了该疾病,其中72%是不满15岁的儿童。

基于苏丹当前的总体形势,兹建议我国对苏丹采取如下外交对策:

一、继续支持巴希尔领导下的苏丹现政府

今年6月,巴希尔以94%的高得票连任总统,其领导的苏丹全国大会党则赢得了国民议会超过75%的席位。尽管苏丹国内党派众多,但在短时期内都难以撼动巴希尔政权的统治地位。

苏丹经济虽暂时遭受困境,但借助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埃及、埃塞俄比亚、非盟等地区大国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巴希尔政权在20152020年这一总统任期内是稳固的,中国对苏丹的外交政策,依然可建立在与巴希尔及苏丹全国大会党的传统友谊基础之上。

二、加大援助力度,将对苏丹援助打造成我国对外援助的样板

中国在近50年对苏丹的援助中,能够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结合苏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援助成效。

1996年中国开始了在石油领域对苏丹的援助,帮助苏丹建立了一整套石油工业体系,并为该国培养了一批石油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在当前的援助工作中,中石油仍需和苏丹相关部门合作,帮助苏丹开发新油田,增加其原油产量。

在阿拉伯国家中,苏丹的农业条件是居于前列的。根据IMF的估计,在石油出口之前,农业为苏丹提供了80%的出口收入,为苏丹劳动力人口提供了2/3的就业岗位。作为苏丹农业重要经济作物的棉花、阿拉伯胶,以及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的畜牧业资源,在历史上为苏丹换取了大量外汇,但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持,苏丹农业可耕地利用率仍然较低,畜牧业发展速度也不快。2011年,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援助的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竣工,至今已在苏丹国内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可,但从苏丹农业发展的潜力来看,中国在农业领域的援助还大有可为。

此外,中国在对苏援助中应更为注重社会效益。中国援苏医疗队在苏已逾40年,在该国社会享有盛誉,其经验需要总结和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之外的行为体开始在对苏社会援助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中石油在苏丹展开了包括援建医院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援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扶贫基金会也将苏丹作为援助对象国,通过捐赠和派遣志愿者等项目开展活动。

整体而言,中国对苏丹的援助成效显著,中国政府应在此基础之上,加大援助力度,将以援助带动经济合作、以援助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把苏丹打造成我国对外援助的样板国家。

三、深化经济合作,重视苏丹港的建设

经济合作是全方位发展中苏关系的动力,在对外援助的带动下,应大力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民间资本进入苏丹,在基础设施、能源、矿业、农业、皮革化工等苏丹具备客观基础、我国又具有相对优势或因产业转型升级而亟待转移的领域,进行可持续的投资、贸易与生产。

当前我国需密切关注俄罗斯在黄金产业领域与苏丹的合作。苏丹的红海州、北方州有着可观的黄金储量,近两年来,苏丹加快了黄金产业的发展,仅今年18月,该国就已开采黄金54吨。近期,苏丹政府已与俄罗斯公司签订了在该领域的合作协议,我国也应尽快协调国有大型黄金公司进驻苏丹,对接苏丹发展所需。

必须指出的是,苏丹港的建设应纳入到我国深化与苏丹经济合作的战略布局中。苏丹港不仅是苏丹第一大港,也是红海海域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与苏丹港港务管理局合作已近20年,中苏双方建立了多个能够停靠10万吨级货轮的大规模集装箱码头和原油与成品油装卸码头,从而为苏丹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06年起,我国商务部开启了境外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就中苏经济合作而言,可以以苏丹港为依托,加快建立经贸合作区。

四、加强人文交流,培育两国青年友谊

中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密切关系,提升了苏丹青年学习汉语的热情。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自2009年启动以来,作为中国在苏丹唯一一所孔子学院,除自身教学外,又先后在苏丹卡拉里大学、巴哈利学院、红海大学设立中文系作为教学点,每年培训苏丹汉语学员2000余人次,并设立了“中阿文化大讲堂”等文化交流活动。

截止至今年9月,该院共有中国籍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37人。鉴于苏丹青年渴望了解中国的感情,中国政府可适当增加苏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名额和中苏两国青年的交流活动,并通过在苏丹国内介绍推广“孔子新汉学计划”项目,着力培养能够在中国与苏丹、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中国与非洲间进行畅达沟通的“中国通”。

来源:瞭望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