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发展报告:“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东(2015—2016)》
发布时间: 2016-06-01 浏览次数: 3087

出版信息

书名:《中东地区发展报告:“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东(20152016)》

作者:刘中民、朱威烈、孙德刚主编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61

页数:380

ISBN9787802329737

内容简介

2015年是中东形势持续动荡、地区格局继续重组的一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中东关系深入发展的一年。因此,《中东地区发展报告(20152016)》主要以2015年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与中东关系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本书的主题报告为“‘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与中东”,专题报告包括“中东地区形势的新发展”、“教派问题与宗教极端主义”和“中国中东外交”三部分。

1. 主题报告:“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与中东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带,具有联通欧亚非的重要枢纽地位。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属于中东国家。因此,做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对实现“一带一路”建设总体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两年来,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表现具体有三:第一,内容清晰的顶层设计已经成型,战略引领作用显著。第二,中东国家反应热烈、参与积极。第三,各种机制建设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平台。当然,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安全风险,但中国并不会因畏惧安全风险而止步不前,而是要根据中东国家风险程度的差异精准施策,继续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基于以上认识,本书编写组组织专家撰写了9篇分报告,具体问题包括:“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战略对接,中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中国与中东国家产能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户阿拉伯世界的机遇与风险,“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阿关系,埃及经济振兴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以色列关系。这些报告既有宏观战略研究,也有具体领域的研究,还有双边关系领域的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与中东共建“一带一路”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与中东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现状与趋势、机遇与挑战、问题与对策。

2.专题报告一:中东地区形势的新发展

动荡与混乱依旧是2015年中东地区形势的常态,甚至其程度和烈度都远超过以往。但是,2015年的中东形势也呈现出了乱中有治的迹象。《伊核协议》的签署无疑是中东形势变化的最大亮点,创造了政治解决中东热点问题的伊核模式;转型阿拉伯国家已经分化为趋于稳定(如突尼斯、埃及)与继续动荡(如也门、利比亚)两种类型,呈现出治乱并存的两种趋势;“伊斯兰国”(IS)等极端恐怖势力继续肆虐,难民问题不断发酵,都强烈冲击全球安全和全球治理,但也直接推动了国际社会围绕反恐、难民治理的国际合作;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巴以等地区新老热点问题持续紧张的同时,叙利亚问题在2015年年底出现了重回政治轨道的可能。但是,中东地区格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并表现为美俄战略博弈和地区大国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斗争同时加剧。因此,本书撰写了6个分报告,分别就埃及形势的新发展、中东地区格局的新变化、伊核全面协议的影响评估、新一轮中东动荡期形势评估、土耳其G20安塔利亚峰会评估、俄罗斯中东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认识转型国家发展态势、地区格局重组、伊核协议的深刻影响、域内外大国中东政策有重要意义。

3. 专题报告二:教派问题与宗教极端主义

2015年,以沙特与伊朗为核心的两大阵营的地缘政治、民族和教派对抗日趋固化。过去几年来,沙特与伊朗围绕巴林、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展开了持续的代理人竞争。2016年伊始,沙特与伊朗断交危机导致双方的对抗公开化、阵营化,双方的矛盾并非简单的教派矛盾,而是争夺地区主导权的地缘政治矛盾、阿拉伯民族与波斯民族矛盾、逊尼派与什叶派矛盾这三大矛盾的叠加。双方对抗的态势将呈现龃龉不断但又不会走向战争的“新常态”,中东国家日渐分化成沙特阵营、伊朗阵营和中间阵营。基于此,本书组织撰写了“对中东教派主义的多维透视”“伊朗与阿拉伯什叶派关系”两篇分报告,力图客观认识教派矛盾的实质。

2015年,中东地区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持续泛滥。具有实体化、准国家化特点的“伊斯兰国”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核心,即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主要发起者,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及世界各地恐怖极端组织的效忠对象。打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弱化和根除宗教极端主义已构成全球治理的难题。基于此,本书组织撰写了4篇分报告:“伊斯兰国”与恐怖主义的变形、美俄围绕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博弈、美国和中东国家对“伊斯兰国”的认知、欧洲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性质和内在结构。这些报告对认识以“伊斯兰国”为核心的极端主义的本质大有禅益,也有助于认识国际社会打击“伊斯兰国”斗争的复杂性。

4. 专题报告三:中国中东外交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构成了2015年中国外交的重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突出表现为“六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合作共赢,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动荡的地区,也是近年来中国外交面临机遇和挑战最多的地区之一。在2015年的中国中东外交中,中国紧密结合中东地区的实际,已初步形成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符合中东实际情况的外交理念、外交政策和外交机制。20161月,《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发布,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埃及、伊朗三国,都标志着中国特色的中东外交正在成形。本书组织撰写的“中国中东外交战略构建研究”,“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冲突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阿智库交流的意义、现状及政策建议”,“中国与海湾国家关系的历史变迁”都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特色中东外交的内涵和实质。

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主题报告:“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与中东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战略对接

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中国与中东国家产能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阿拉伯世界推广的前景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国家间的“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关系的新发展

埃及“振兴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对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

专题报告一:中东地区形势的新发展

埃及形势的新发展及其评估

中东地区格局的新变化

伊核全面协议的影响评估

新一轮中东动荡期形势评估

土耳其G20安塔利亚峰会评估

俄罗斯中东政策的演变及其评析

专题报告二:教派问题与宗教极端主义

对中东教派主义的多维思考

伊朗与阿拉伯什叶派关系述评

“伊斯兰国”与恐怖主义的变形

美俄围绕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博弈

中东国家和美国对“伊斯兰国”的认知

欧洲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性质和结构分析

专题报告三:中国中东外交

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外交战略

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特点与模式

中阿智库交流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海湾地区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