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所学子留学感悟:以色列印象
发布时间: 2016-07-06 浏览次数: 1094

为提升上外中东研究所研究生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把握中东研究前沿理论,丰富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自2008年起,中东所通过国家留基委交换项目等渠道先后派出赴埃及、以色列、土耳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留学的研究生。中东所学子在中东、欧美、亚洲国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留下了自己的学术足迹,对中东地区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有了切身体会,逐步培养起研究中东问题的兴趣。中东所网站现推出“留学感悟”栏目,回顾和展示我所研究生在国外的留学生活。

李立同学是中东研究所2010届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2016届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20099月至20106月,李立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公派留学。“留学感悟”第4期推出的是李立留学以色列期间对当地社会、宗教和文化的体会。

以色列印象

李立

没想到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目的地竟然是一个遥远而神奇的国度。从北京转机后,我们一行三人便开始了我们的以色列之旅。现在把我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以色列安检

以色列的安检是出了名的严,在上飞机前我们所有行李都被逐个开包检查,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小时。这已经算是很松的了,据说以前的安检要持续四个小时,每件衣服,每样东西都要打开逐个检查,而且还要接受以色列特工的盘问,上次我的一个师姐都差点被弄哭了。

正统教犹太徒

在飞机上坐定后,发现坐在前面的男士头顶上戴了一个圆形小帽。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正统教犹太徒,提倡按照宗教礼仪严格要求自己,拒绝世俗生活。这时想起了中东所老师在为我们饯行时提醒我们如果去耶路撒冷哭墙时男士一定要记得戴上小圆帽,估计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吧!

爱学习、有爱心的犹太人

在从北京国际机场到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的十个多小时的飞行中,让我见识了以色列人的勤奋好学。飞机上的犹太人,几乎人手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这与我们见个中国人聊天、吃东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太人重视教育、爱学习的传统由此可见一斑。

在飞机即将到达本古里安机场时,空姐号召大家为残疾儿童捐款时,几乎飞机上所有的犹太人能都慷慨解囊,把自己身上的零钱、硬币放在一个绿色的小袋子里。我们三个也不甘落后,每人捐了一元人民币表达自己的心意。

Gilad

在以航的飞机上,我结识了一个叫Gilad的帅小伙。他其实是特拉维夫大学外交系研二的学生。因为会说些中文,利用暑假时间在以航当乘务员赚点钱。他的中文其实一般,但英文很好,没有一点口音。我们在飞机上用英文交谈了近两个小时并交换了联系方式。他说等开学了再来学校找我。为什么飞机乘务员这么pro的职业他一个学生有可以来做?这在国内应该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是因为以色列人力资源不足还是别人的机会就是比咱中国人多?

第一次看海

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目的地是遥远的以色列,生平第一次看大海竟然是美丽、神秘的地中海。我不知道这是因为我以前太平庸还是上天现在特别眷顾我。傍晚看到地中海的那一刻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它是那么的波澜壮阔,远端的晚霞把它勾勒得异常美丽。它的胸襟又是那么的宽广,整个西方文明都在它的怀抱里诞生。踩在柔软的沙滩上,海风拂面,感叹着自己的幸运。国内有几个人能公派去地中海边转转呢,又有几个人能在特拉维夫的海滩边欣赏地中海的美景呢。Brian和我都以轻吻海水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地中海的崇敬之情。

繁忙、紧张的生活即将开始

今天我们去海外留学生办公室打听我们的选课事宜,项目负责人Rachel女士严肃而认真地告诉我们必须每学期选满五门课程。在向她解释我们是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年,有国内的论文压力,和她商量能不能少选或是不选课后,她看似平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we offer you the scholarship, what do you plan to do here without taking courses? You can sit in the library and write your thesis in China.” 我们当时被她这么一说后是totally out of words了。不过她后来还是通融了一下,让我们至少每学期得选三门课。回宿舍一想,其实别人也说得对。别人不能白花钱让你过来啊,你总得在课堂上学习下别人的文化,政治体制,经济状况吧。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毕业生来说又上课又要写论文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且这边上课要求好像特别严,每次都有很多的阅读材料。

悠闲、松散的生活即将结束,繁忙、紧张的生活即将开始。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向上冲了。

悼念和平斗士

今天学院组织我们去拉宾广场去悼念以色列前总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拉宾。大家围成一圈坐在广场上,辅导员轮流给我们讲述了拉宾的生平,他在以色列人心中的地位,他遇刺的过程以及他遇刺后大家的反应。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这位和平斗士,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辅导员都非常地负责,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很多资料:拉宾各个时期的照片,他的演讲,以及相关的资料,很感激他们为我们做的一切。最后,我们每人都点燃小蜡烛,轻轻地放在他的墓碑前,为他祈祷,为和平而祈祷。他的墓碑前已满是红玫瑰和蜡烛,他在以色列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耶路撒冷研讨会

刚从耶路撒冷回来,不过没怎么去景点玩。只是参观了以军建的隔离墙,在车上远远地看到了阿克萨清真寺和金色圆顶清真寺。这次去耶路撒冷主要是去参加了一个关于以色列安全的研讨会。研讨会上美国人多,其他人的英文也都很好。和我住同一宿舍的有一个美国人,一个德国人,两个挪威人。我倒成为了宿舍的老外,他们对中国的事都非常好奇,都轮番问我关于中国的事情,有些问题我都答不上来。比如他们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为什么中国人要吃狗肉。

和别国的学生一比,感觉自己的英文还是不行,有些东西还是想表达出来感觉还是不太自如,尤其是在和他们辩论的时候。想说的东西说不出来真的很痛苦。那个德国人英文要差一点,但还是比我好;那两个挪威人的英文都挺不错,其中有一个更让人感觉就是native speaker,有个英国女生都说他有英国口音。不过那个美国人倒是挺了解中国的,因为他在美国有很多中国朋友,他帮我解释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事情。其实他们都是很友好的人,都对中国没有恶意,都觉得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都想来中国参观,旅游。只是由于文化、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以及西方媒体的报道,使得他们对中国既好奇,又担心;既佩服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又对中国的诸多做法感到不理解。我觉得在这点上中国还真该学习人家以色列,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消除别人对自己的偏见。

这次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有待提高,胆子还要更大一些,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讨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