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见端:“美俄角力:从阿勒颇到摩苏尔”,《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 2016-10-31 浏览次数: 295

20161031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智库理事会理事唐见端在《新民晚报》发表评论文章《美俄角力:从阿勒颇到摩苏尔》(见《新民晚报》20161031日第B10),全文如下:

美俄角力:从阿勒颇到摩苏尔

日前,正在进行中的伊拉克的摩苏尔战役与叙利亚的阿勒颇战役,引发公众关注。屡屡被相提并论的两场战役各有何特点?美国与俄罗斯在其中扮演了怎样角色?中东反恐格局将如何变化?本期“论坛”特请专家作一分析。

从反恐大局看 两战值得欢迎

问:美在伊拉克摩苏尔战役打响后,为何公众会把叙利亚的阿勒颇战役与之相提并论?

答:随着摩苏尔战役打响,公众关注战况的同时不约而同把视线投向了阿勒颇。分属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这两个城市同时引起关注,主要因为都处在激烈交战之中,更因为有舆论认为两场战争将对中东反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摩苏尔战役和阿勒颇战役同属国际反恐战争。摩苏尔战役的主敌是“伊斯兰国”,其主导是美国;阿勒颇战役的主敌是“支持阵线”及其盟友,其主导是俄罗斯。这本是基本事实,但在美国操控的舆论中,美国主导的摩苏尔战役才是反恐;而在阿勒颇,俄罗斯和叙利亚联手打击的是“温和派”武装。

事实是,阿勒颇战役中俄叙的主要敌人是“支持阵线”——该组织近来改名为“征服阵线”,而美国早在2012年就认定其是恐怖组织。但由于该组织战斗力强,是叙政府军劲敌,美便含糊其辞把它归于反叛武装之列,而在当下的美政治词汇中,“反叛武装”是“温和派”的同义词。对于这些“温和派”,天主教阿勒颇拉丁语地区主教乔治·阿布·卡赞指出,“除了名字不同,被称为‘温和派’的武装组织与极端分子没有区别。”除了不断用炮火和炸弹袭击居民区、枪杀出逃平民之外,“温和派”的本质在三月前的一段视频中展示得淋漓尽致:一辆皮卡车后部,武装分子围住一名身体单薄、神态紧张的少年,把少年按倒在地,用短刀割下头颅,高呼“真主伟大”。武装分子说少年是替叙政府工作的巴勒斯坦奸细。其实这名12岁少年只是普通巴勒斯坦难民的孩子,而且身体有病。这幕残忍剧的主演是一个名叫“努尔丁·赞基运动”的“温和派”组织,经过美国“政审”。既用美提供的“陶式”导弹与叙军作战,也用阿拉伯匕首屠戮“叛教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恐怖组织。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美一直要求俄不要在阿勒颇打击“温和派”,俄罗斯回应:请你们把“温和派”与恐怖分子分开。但美国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根本不可能做到。德国《科隆城市汇报》日前刊载一篇采访阿勒颇“支持阵线”指挥官阿布·埃兹的文章。埃兹的谈话可归结为三点:一,“支持阵线”隶属“基地”组织;二,阿勒颇的其他武装组织与“支持阵线”并无区别;三,美国站在“支持阵线”一边。现在,摩苏尔和阿勒颇战事同时展开。从国际反恐大局出发,不管是美国主导还是俄罗斯主导,这两场战役都值得欢迎。

摩苏尔战不易 战后可能更乱

问:我们如果观察摩苏尔战役的话,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答:就摩苏尔战役而言,如果“伊斯兰国”受到重创,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对国际反恐也将是一个不小的贡献。但问题复杂之处在于两点,即此战本身不易,而战后可能更乱。

战争不易主要在于参战各方目标不一,难以形成合力。此战由美国主导,美国希望的参战方包括由美军训练的伊政府军、库尔德武装、逊尼派武装。美国不希望人多势众、得到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武装加入。但是美国支持的三方目标有矛盾,伊政府希望借战争胜利提高治理威望,库尔德人关心战后如何扩大自治范围,逊尼派武装则要把摩苏尔变成逊尼派领地。

至于什叶派武装,他们既与“伊斯兰国”不共戴天,又认为伊政府听命美国且腐败无能,还把逊尼派武装视为“伊斯兰国”的帮凶,因为遇到后者一触即溃的都是逊尼派武装。什叶派的目标更为宏大,他们不会听命美国,必将积极参战,以此作为战后重要政治力量的资本。由于各方目标不一,开战之初就已各自为战。

此外,还有已在伊拉克驻军的土耳其的作用。土总统埃尔多安是逊尼派穆兄会成员,希望通过支持逊尼派来实现两个目的。一,对毗邻的摩苏尔地区保持影响力;二,以逊尼派武装压制库尔德武装,以免后者与国内库尔德人联手。由于伊政府坚决反对土介入,埃尔多安则极度蔑视伊政府,而美国又不愿在土耳其未遂政变后再刺激他,无所顾忌的埃尔多安必将我行我素,势必给战役增加不确定因素。

再有,平民伤亡也将影响战争进程。摩苏尔居民多属逊尼派,由于什叶派人士居多的伊政府在一些问题上处理不当,加上长期受教派依附宣传影响,有很多居民同情打着逊尼派旗号的“伊斯兰国”。居民让“伊斯兰国”成员比邻而居,这样就加大了他们自身伤亡的几率,而这种主动式“人盾”会在相当程度上阻滞战事进程。

至于战后局面可能更乱,是因为上述各派矛盾之所以没有爆发,一是因为美国从中施压协调,另一方面是存在着“伊斯兰国”这一共同敌人,这一点更为重要。一旦共同敌人消失,积累的矛盾就可能爆发。例如,伊拉克在美军入侵后爆发教派冲突,而此后在美军监管下成立的伊政府一直未能解决好教派间权利再分配问题,这个问题很可能在摩苏尔成为导火索。2003年小布什派兵横扫萨达姆军队时,并未设计考虑战后政治安排,致使伊拉克战乱长年不断。

今天奥巴马主导的摩苏尔战役连战时统一指挥都未能做到,更不用说协调战后政治安排了,这也就为今后各派冲突埋下了伏笔。

国际反叙力量 皆围攻阿勒颇

问:与摩苏尔战役相比,阿勒颇战役有何特点?

答:阿勒颇是叙利亚第二大城市,与摩苏尔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从开始到现在,阿勒颇一直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叙力量围攻。

20127月,也即叙利亚遭到外来武装人员攻击的一年之后,包括“自由军”在内的各色伊斯兰武装组织开始进攻阿勒颇。数年来,美国一直支援阿勒颇反政府力量;并开动宣传机器,把巴沙尔描绘成屠夫,把极端分子说成是“温和派”。作为美国盟友,沙特主要负责招募极端分子、建立武装组织,土耳其主要为极端分子进入阿勒颇提供通道。

第二个不同是,阿勒颇双方阵线分明,配合密切。极端武装方面以“支持阵线”为核心,以“征服军”、“沙姆自由人伊斯兰运动”和“努尔丁·赞基运动”等极端组织为基本力量,在美及其欧洲盟国特种部队导引下与叙军作战。同样,以叙利亚正规军为核心,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巴勒斯坦民兵组织以及其他亲政府武装组织为基本力量,叙反恐武装力量由俄驻叙军方导引、在伊朗顾问密切参与下开展战斗。

第三个不同是,阿勒颇战局趋势已开始显现,俄叙方面占据主动,而且不会停止进攻。目前,占据空中绝对优势的俄空军正在继续轰炸极端分子阵地,同时对阿勒颇西侧的哈马地区实行空中火力封锁,以防止哈马地区极端分子突入阿勒颇东区增援。同时,叙军及其友邻部队正有条不紊发动地面攻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叙利亚军机还数次向极端分子阵地投放传单,要求他们立即放下武器,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叙军的优势。

第四个不同是,拿下阿勒颇将对叙战局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叙军已基本控制大马士革周边地区,如再拿下阿勒颇,意味着叙政府将很快控制西部大片省区。这片地区拥有全国人口的70%,而且所有工商业中心也都集中在这里。叙政府军果真控制了这片地区,也就意味着美国的叙利亚政策败局已定。

但可以确定,美国决不会让俄叙轻易得手。而目前的态势一如既往:对于俄罗斯来说,叙利亚是其核心利益所在,因此必将全力以赴;而对于美国来说,叙利亚只是其牵制、消耗俄罗斯的沼泽地,因此不可能为此下大赌注。但只要美国不愿投入与俄罗斯同等的军事力量,美国支持再多的极端组织也不敌俄罗斯。

这一俄强美弱的趋势至少在美国新总统上台前不会改变。

寻根中东战乱 美国才是祸首

问:有观点认为,目前中东战乱持续,主要是因为美俄争夺势力范围,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答:我部分认同这一观点。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美俄在中东、尤其是叙利亚的角力,的确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继续。但若探究目前中东战乱根源,就会明白美国才是祸首。

在冷战结束十多年后,美国在2002年推出了“中东伙伴计划”,核心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在阿拉伯国家推行美式“民主”改造,而对于那些和美国对着干的国家,就实行武力干预。

我们在20102011年间看到的“阿拉伯之春”以及随之而来的战乱,根源皆出于此。美国的具体手法是,对于埃及、突尼斯这样的盟国,采取的是民主改造手段;对于那些不顺从国家,就拟定动武计划。

美国退役将军威兹里·克拉克2007年接受采访时透露,小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就准备用5年“拿掉”7个不顺从国家,其中有5个中东国家,包括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不像同样在美国打击名单上的伊朗,这三个国家都相对虚弱。在美国看来,无论埃及、突尼斯,还是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由于这些国家以前都追随苏联模式,所以必须予以改造,不管是采用颜色革命还是武力干预。这也就是为何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使多国元首下台之际、西方欢呼“阿拉伯的1989年”到来的原因。因为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美国在冷战中战胜苏联;而2011年“阿拉伯之春”兴盛,则标志着美国改造苏联体制追随国的胜利。只是美国始料未及,阿拉伯世界不同于东欧,因此无论是民主改造还是武力干预,结果都是一团糟。

此外,从美俄相争的大背景来看,冷战结束至今,从北约东扩到导弹防御,从乌克兰到叙利亚,美国步步紧逼,俄罗斯则节节防守。由于美国战略重点已经转至亚太,不太可能动用更多资源钳制俄罗斯,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沿用上世纪行之有效的策略:联手沙特、利用伊斯兰极端势力拖住、乃至搞垮俄罗斯,这一点已在叙利亚战争中尽显无遗。

而美国主导的摩苏尔战役,其真实意图也被认为是要把“伊斯兰国”武装赶到叙利亚。尽管旧策略能否在新形势下奏效存在疑问,但这是成本最低的策略,美国肯定会沿用。

至于这是否会引发中东恐怖浪潮升级,我认为美国并不十分在意。

美国在中东有许多利益,但核心利益只有两条:保护以色列和控制石油通道,而恐怖势力再猖獗也不能威胁这两点。相反,中东恐怖势力蔓延会殃及欧洲、俄罗斯、中亚乃至中国,而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在美国两年前决定对“伊斯兰国”实施空袭后,奥巴马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大意为:美国仍是世界领袖,因为出了事情人们不会找别国,还是找美国。联系当下中东乱局,此言内在含义不言自明。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