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和副所长孙德刚研究员就利比亚客机劫持事件先后接受澎湃新闻网采访,全文如下:
利客机劫机者自称卡扎菲支持者,专家称飞机落地就有谈判空间
据半岛电视台12月23日援引《马耳他时报》消息,当日劫持一架利比亚国内航班客机并降落在马耳他的两名劫机者自称是“卡扎菲支持者”,他们表示,如果其诉求得到满足,可以让111名乘客撤离,但不包括8名机组成员。但报道并未言明他们的具体诉求。
该报道称,目前已经确认的劫机者有一名,但不确定是否有同伙。此前媒体报道称,12月23日,一架载有118人的空客A320客机从利比亚起飞后遭到劫持。劫机者共有两人。航班属于利比亚航空公司“泛非航空”(Afriqiyah Airline)。
马耳他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机场已发布声明,尽管有部分航班被延误或转移,但目前机场已恢复运行。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道,对于此次劫机者的身份,首先可以考虑的是利比亚卡扎菲的支持力量,其次除了非洲其他个别极端组织以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也是最有可能幕后黑手。“因为目前袭击者身份尚未明朗,因此劫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利比亚国内局势的影响目前难以判断。”刘中民补充道,“即便是卡扎菲支持者,提出什么交换要求很难判断,但可以肯定是卡扎菲支持者在利比亚国内已经无力回天。”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孙德刚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次劫机时间与利比亚国内两个政府、两个议会长期对峙的大背景有关,一个位于东部图卜鲁格,世俗派,得到国际社会承认,拥有国民代表大会;一个位于首都的黎波里,得到宗教势力支持,成立国民议会。两派虽去年达成了民族和解协议,但仍龃龉不断。
“此次劫机应该有宗教背景,目前在利比亚国内有大大小小几十支武装力量,其中‘利比亚黎明’和‘安萨尔旅’这两支武装力量比较有可能是此次劫机事件的发动者。这两支支持宗教力量的武力被‘国民代表大会’列为恐怖组织而遭到清剿。但到底是谁发动了这次劫机,目前还不好判断。而利比亚东部的‘国民议会’之下的武装力量中也有不少‘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支持者。”
航空专家王亚男告诉澎湃新闻,现在无法确定劫机者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但从飞机降落马耳他国际机场说明劫机者是有诉求的,如果是自杀式恐怖袭击飞机早就爆炸或人质已经被杀。有可能是政治诉求,也有可能是经济诉求等其他方面的诉求。飞机落到地面就还有谈判的空间,这次劫机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得看双方的谈判结果。
王亚男指出,但从历史上的劫机事件上看,劫机者的诉求都超过涉事各方的承受范围,比如释放恐怖主义头目等等。如果谈判失败,就需要专门的特种部队进行解决。历史上有成功解救人质未造成伤亡的案例。比如,1977年西德特种部队国境第9警卫队(GSG-9)通过突袭,成功全员解救被劫持的德国汉莎航空公司615航班。但由于这种解救行动非常复杂,大部分解救人质都出现了人质伤亡的事件。比如,1985年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埃及航班谈崩之后,埃及突击队发动强攻,造成65人死亡、28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