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 2017-10-25 浏览次数: 233

20171025日,上外中东研究所丁俊教授在参考消息网发表评论文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全文如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

中共十九大举世瞩目,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不仅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而且为全球治理与世界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报告向世界宣告,中国已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作为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深厚文化渊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对中华文明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当代中国政府治国理政与外交实践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外文明互鉴交融的重要成果。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承中华文明“天下为公、四海一家”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伟大智慧。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明交往理念,倡导与邻为善,和谐包容,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倡导树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宏大志向与崇高信念,激励人们在修善己身的同时,立志“协和万邦”,“兼善天下”。

这种高远的境界与远大的抱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绵延不绝的脉魂,在中国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时代,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如此接近“兼善天下”的宏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国际担当,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远大志向,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襟。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近百年来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谋求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人类的进步事业为己任。正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孕育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这一理念将中国的发展与命运与世界的发展与命运相联系,将爱国主义思想与国际主义思想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和融合了国际社会数百年来共同追求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特别是《联合国宪章》中确立的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和精神。这些基本准则包括国家间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善治指明路径

作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有效化解人类面临的诸多危机、推进全球治理走向善治、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确立了正确理念和原则,指出了正确方向和路径。

第一,政治上坚持各国主权平等原则,走对话协商之路。在推进全球治理进程中,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要得到尊重,全球治理的规则应由各国共同参与制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国际社会要推进全球治理,就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世界各国间的主权平等与对话协商原则,树立共商、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安全上坚持共同、综合原则,走普遍安全之路。当今世界面临着核武扩散、战乱与冲突、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网络攻击、疾病传染、环境污染等各种安全威胁。要有效推进全球综合治理,就需要坚持世界各国共建、共享的普遍安全原则,致力于建设一个普遍安全、持久安全的无核世界、美好世界。恐怖主义是人类公害,中国反对和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主张反恐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不能采取双重标准,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民族与宗挂钩。反恐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义务,有效反恐必须开展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将区域安全治理与全球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努力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实现全球普遍安全。

第三,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共享繁荣的原则,走共同发展之路。发展是适用于世界各国的要务,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各国需要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开放、普惠的发展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环境治理,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努力与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发展、绿色发展与永续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各国需要加强协调,完善经济治理,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坚持文明平等、互学互鉴原则,走和合共生之路。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之间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各国应当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致力于开展文明对话与互学互鉴。要有效推进全球治理,国际社会需要坚持文明平等原则,树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往理念,努力引领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同谱写人类文明交往交汇、交融交响的新乐章,让不同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概言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全世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和命运,对数百年来、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在全球治理中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作了深刻反思与总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赋予“全球化”新的人文精神,引领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为未来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提出了新方案,贡献了新智慧,这一伟大的中国智慧,必将有效促进全球治理,惠及世界人民。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