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鸿达教授就中国推动沙特伊朗复交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
发布时间: 2023-03-14 浏览次数: 134

2023314日,上外中东研究所范鸿达教授就中国推动沙特伊朗复交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全文如下:

为何沙特和伊朗是在中国的斡旋下复交?

近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中断近7年的外交关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36日至10日,沙特阿拉伯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和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分别率两国代表团,在北京举行对话。3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中断近7年的外交关系。

沙特、伊朗积怨已久。沙特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朗是什叶派的领导者,双方之间意识形态冲突比较激烈。2016年,沙特处决一名伊朗神职人员,伊朗示威者随即冲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双方由此断交。

如今,沙伊在中国斡旋下冰释前嫌,全世界都颇感意外。中国不仅推动沙伊签订复交协议,更促进双方开展合作。根据中沙伊三方协议,除重建外交关系外,沙伊还同意重启两国于1998527日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总协议,同时重启2001417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不少外媒认为,中国做到了美国做不到的事。对沙伊来说,两国达到了谈判目的,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为什么沙特、伊朗两个中东大国会复交?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范鸿达教授1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但是两国当政者非常清晰地知道,即使仅仅为了政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两国也需要保持正常的国家间关系,更不要说还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需要了。而且,2016初沙特宣布切断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也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在断交时期不能彻底取胜对方的情况下,作为西亚地区的大国和隔水相望的国家,沙特和伊朗最好的选择就是共处。

为何中国在沙伊两国之间起到了巨大的调停作用?范鸿达说,中国成功调解沙特和伊朗达成复交协议,看似突然实则存在相当明显的必然性。近些年来中东国家越来越希望中国在经济合作之外也要帮助解决中东安全等问题。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探索介入中东安全等问题的方法和时机,并且已经在不断向中东国家传递中国愿意帮助中东实现区域安全的愿望。中国和中东国家在安全议题上的合作共识越来越多,再加上之前沙特和伊朗在伊拉克和阿曼的会谈已经解决了双方复交的大部分难题,所以这次沙特和伊朗可以在北京达成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也就不足为奇。

另据报道,有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说,这一出人意料的事态发展警告华盛顿,尽管美国在中东的作用由来已久,该国还在中东有军事足迹,但中国是中东一支正在崛起的经济和外交力量。

范鸿达认为,中国和美国对中东的外交有明显不同。在很大程度上讲,中国是从发展的角度推动中东和平,美国是从遏制敌对或不友好国家的角度来寻求中东和平。对于中东人民来讲,中国的理念当然是更受欢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吸引力仍然是其他国家所难以超越的。如果目前美国在中东遭遇到困难是事实的话,那么这不是因为美国的实力不够而是因为华盛顿的政策出现了问题。

此外,据报道,马尔代夫政府10日宣布,鉴于沙特与伊朗和解,决定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范鸿达对此的看法是,目前伊朗迫切需要改善对外关系。如果接下来能够与沙特阿拉伯顺利完成外交关系恢复的话,一定会对伊朗的对外关系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一方面,沙特的行为对一些国家特别是伊斯兰国家带有一定程度的示范性;另一方面,如果能够顺利与沙特复交也表明伊朗的对外政策在发生一些调整,更加趋向务实。

来源:香港新闻网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