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书名:中东研究管见
作者:朱威烈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日
页数:336页
ISBN:9787501255702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50载从事阿拉伯语言文化、中东与伊斯兰问题的研究工作,出版论文专著译作等学术成果数十种,在阿语圈有很高威望。曾被中国译协评为“资深翻译家”,获埃及高教部、文化部表彰,“海湾合作委员会奖”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等国内外多项荣誉。现作者将近一二十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50多篇文章收录本书。这些文章中,仅《尼罗河畔的脚步声》和《天方访旧雨》两篇,是作者参与公共外交的见闻和感想,其余均为有关中东问题的时事评论。
在作者的写作生涯中,这类内容的文章篇数相对较多,原因有三。一是中东始终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之一,近一二十年来越来越开放和及时的国内媒体对中东问题的报道,需要有学界人士的配合解读;二是中国快速和平崛起推动了中东国家“向东看”趋势不断增强,作者也随之屡屡应邀或受托前往参会、讲学或交流,对当地的舆情、政情有些感性和理性上的认知积累,与单纯译编于美欧的英文评述不尽相同,国内媒体对此有新鲜感;三是我国外交部门现在十分重视倾听专家学者的意见,作者经常参与研讨会并承担课题,对中国中东外交的政策和实践都加深了认识,在写作时事评论时也会留心把握口径和分寸,努力体现正面导向。
作者简介
朱威烈,1941年10月生,浙江嘉善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综合研究学部委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长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1978~1980年国家公派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回国后历任上外阿拉伯语系副主任、主任(1984~1996),社科研究院院长(1996~2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所长(2000~2011.10)。
目录
代序:我的一点写作体会
上篇 随笔时评选
尼罗河畔的脚步声
阿以互不信任中东和谈艰难
江泽民六国之行重合作也重沟通
戴维营会谈久拖不决各有各的难处
中东充满变数和平仍是大势
谈判、和平、发展——中东处于转型期
沙龙的路不好走
国际社会调解忙以巴内部心不齐
中东战火不断和平亟待努力
和平钥匙在美以手中
专访:沙龙为何突然解禁阿拉法特?
从被动到主动——且看美国的和平计划出台
以色列的“安全隔离墙”能奏效吗?
美国抛出和平计划做大中东反恐文章
美国令阿拉伯担忧
美国战略调整欲在中东“试刀”
正本还须先清源
中非合作进入新阶段
战争阴霾依然存在
美与中东国家的关系面临剧变
伊战后重建谁主导美机构提出时间表
试看伊拉克战争中的民心相背
伊拉克,不是最后一个
对话:经济之手敲开中东和平之门?
专访:巴以局势堪忧
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参与伊战后重建
中东之变
后萨时代:伊拉克前景未卜
以巴谈判:“路线图”计划起步阻力多
阿盟改革提上日程倡议众多尚待协调
解读伊通过“临时宪法”
一场不容再重演的战争
天方访旧雨
开辟能源之路
专访:伊拉克局势
巴以和谈变数犹存
专访:中埃合作必须改变低效投资结构
单边行动后,是和谈还是冲突?
沙龙:以色列的中间派?
中东局势与阿拉伯世界改革
试论美国对伊新战略及其对中东地区的影响
中东:美国严重受挫伊朗强硬挑战
一个伊朗人在巴格达
希拉里更和平吗?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需消除认知误区
“和平发展”是中国制造的公共产品
《南风窗》专访:阿拉伯转型阵痛与中国角色
对话:穆巴拉克、穆兄会和埃及局势解读
叙利亚问题源于阿拉伯国家改革诉求
中阿合作开拓新丝路
专访:伊拉克卷入反恐和教派双重斗争
反恐与重建: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俄空袭叙利亚成效显著撬动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政治解决叙问题,中国不可或缺
美国战略重心移离中东是严重误判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建议
反恐统一战线,伊斯兰国家是主体
共奏中阿友好新乐章
下篇 世界热点:中东
导论:观察中东问题的三把钥匙——沙漠文化、伊斯兰教和石油资源
中东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
一、巴勒斯坦问题和巴解组织
二、从四次阿以战争到埃以单独媾和
三、埃及走出孤立和巴解态度的变化
四、阿以和谈的前前后后
群雄崛起
一、从两伊战争到海湾战争
二、埃及进入穆巴拉克时代
三、强硬的叙利亚
四、卡扎菲及其世界第三理论
方兴未艾的伊斯兰运动
一、当代伊斯兰运动的兴起
二、当代伊斯兰运动的特点
三、当代伊斯兰运动的影响
结束语:多极格局中的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