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研究简报》第85期--中国与中东北非的新冠肺炎
发布时间: 2020-04-30 浏览次数: 25

中国与中东北非的新冠肺炎

 

原文信息

【标题】China and COVID-19 in MENA

【作者】Guy Burton

【日期】April, 2020

【机构】The Project on Middle East Political SciencePOMEPS),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链接】查看原文

 

编译信息

【译者】辛田、刘胜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期数】第85

【日期】2020430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方面,中国一直是中东早期的合作伙伴。起初虽被视为病毒来源,但中国仍提供了物资、设备和防疫建议。中国在中东和世界其他区域开展同样的行动,反映出其在掌控和塑造事件叙述的敏锐性。中国想要展示自己作为遏制病毒传播的领导者形象,而非病毒的来源。此外,它对中东疫情的回应也能帮助它扩展和加深本地区的国家间关系,包括先前关系疏远的那些国家。

中国与中东新冠肺炎疫情最早的互动对象有伊朗。不过伊朗与中国的关系并不对等。伊朗一直热衷于通过渲染同中国的紧密关系以应对全球孤立,特别是美国决定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之后。随着中国湖北省新冠肺炎的爆发,中国政府决定实施封城。伊朗外长穆罕默德·扎里夫(Mohammad Zarif)一月发推支持禁令,第一时间声援北京。

可以说,伊朗当局保持同中国外交关系开放性的决心导致了新冠肺炎的输入。在中国试图将病毒控制于国内时,伊朗依旧同中国保持通航,并允许有中国旅行史的其他国家乘客乘坐伊航。二月中旬,伊朗出现首个病例。伊朗当局最初淡化疫情的处理方式反而加速了病毒扩散。伊朗开始传播到临近的海湾国家,然后感染区域再度扩大。不过,伊朗仍是地区疫情爆发的中心,超七万例的感染病例中不乏伊政府高层。中伊关系本来可能会因此破裂,但事实上却反而得到了加强。伊朗成为首个接受中国抗击病毒援助的国家,援助包括医疗专家、检测试剂盒、医护用品和两个流动医院。

伴随疫情扩散,中国同样也扩大了援助区域。中国医务和研究人员同阿布扎比(阿联酋首都)的医生召开电话会议;向巴勒斯坦和阿尔及利亚运送检测试剂盒和呼吸机;援建巴格达(伊拉克首都)一座检测室;向贝鲁特(黎巴嫩首都)提供人体体温测量设备。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还将向埃及运送设备,同时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中国公司将建设一座小型医院,以供当地居民和从事援建项目的中国工程师使用。中国政府也援助了叙利亚检测试剂盒,培训利比亚医生有关新冠肺炎病例的确诊和治疗方法,同时呼吁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以使叙政府更有效地应对新冠疫情。此外,据报道巴勒斯坦卫生部已表示有兴趣执行中国的封城模式,限制人口聚集地之间的旅行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的行动可谓是软实力的典范。在约瑟夫·奈(Joseph Nye)的初始定义中,软实力是指行为体以其资源说服和吸引其他行为体依照其预想和期望行动。那么,中国如此努力在中东地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展现自身的软实力,它想借此实现什么目标呢?

首先,中国旨在对疫情危机施加自身叙述的影响,以期获取政治优势。最为明显的是希望反击那些针对它的批评,尤其是那些指责中国未能意识到病毒风险或尽早遏制其传播的批评攻击。其中也包括挫败美国推卸责任给北京的企图,因为美政府官员一直以“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称呼新冠肺炎。如此说辞让中国人大为老火,在他们看来这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举措之一。中国官员在社交媒体上回击,声称该病毒可能起源于美国,而其批评攻击是美国对中国无附加条件援助他国意愿的不安。

不论中国官员是否相信如此指控,但这一说法在中东社会内部已找寻到合适的知音,那些对美国持怀疑态度,热衷于削弱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政治领袖们尤甚。实际上,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Ali Khamenei)在公开演讲中已引用这一尚存争议的说法。

塑造叙事、提供援助抗击新冠肺炎或许会以更加实际的方式使中国受益:即与本地区国家间关系得到扩展并超脱经济领域。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上升为全球大国的时期,其与中东的关系主要是商业性的。自20世纪90代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到2019年,中国近一半的石油进口量来自中东国家。中国两个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最近刚达成减产协议,中止了石油战。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和低油价会给中国带来潜在的经济惠利,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源成本降低,而政府的战略储备得以增加。

不过今时今日,中国对中东的兴趣不再限于石油。2013年北京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期望中东成为新的投资和建设项目地以及潜在的新市场。在中东,中国领导人也希望拓宽和加深已有的联系。2016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发布,该文件提议双方拓展经济领域以外的联系,增进安全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医疗保健领域之间的合作,加强人民往来。鉴于近年来中东地区人民对中国不断提升的友善态度,中国也希望以相对积极的出发点来建设彼此间的关系。

目前,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许多联系仅停留在国家层面。如果中国能够妥善处理本地区内部的个人抗拒,新冠肺炎危机将会为双方社会层面的互动强化开启方便之门。全球疫情大爆发期间,发生了许多明目张胆的针对中国人和其他亚裔人的攻击。例如,摩洛哥有人制作视频指责中国带来了病毒;一位埃及司机听到咳嗽后将自己的中国籍乘客赶出车外;据报道有律师声称要起诉中国引发这次疫情危机。为了增进更多的社会互动,中国政府允许伊朗大使馆通过微博直接向中国民间募集资金以补充医疗物资。在黎巴嫩,当地中国公司和个人捐赠了医疗护目镜和检测试剂盒。

日益严重的疫情也将促使中国与历史联系较弱的其他中东国家建立友谊。中国与本地区国家间的关系程度并不一致。近几年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多是人口密集区域: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和阿尔及利亚。而在其他地方,双方关系宽泛且缺乏实质内容。关系最弱的正是局势动荡的那几个国家: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索马里、巴勒斯坦和黎巴嫩。

中国应对新冠病毒的模式全盘嫁接到中东地区的可能性不大。在中东,并非所有政府都有能力在其领土大部和人口内部推行自身意志。在这些国家,限制人们的行动实属困难,而在难民营内,限制行动只会加剧疾病的传播。有些国家政府无论从中国获得多少设备,都缺乏足够的医疗设施应对这场危机。至于其他更高技术层次的解决方案,比如监控技术,可能已超出某些政府的能力,大概仅适用于海湾诸国这样的国家。

不管各国的能力差异如何,如今中国提供的无条件援助广受本地区国家的欢迎。这和西方国家对本地区的捐赠形成鲜明对比,西式捐助回应慢且限制多。除了掌控自身叙事,中国较早向中东提供援助也能帮助减少已有负面报道的效应,比如向土耳其提供质量低劣的口罩和测试剂(后来被证明是使用方式有误,译者注)。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医疗设备和援助。只要中国如此作为时而传统捐助者们的援助迟迟未到,那么中国就能够将自己打造成应对本地区新冠肺炎的早期响应者而非疫情源头,还能避免本地区国家对其援助数量和质量的审查,尤其是那些对西方持怀疑态度的国家。等到其他参与者介入时,中国的捐助可能已达到其短期和中期目的:就当前来说,能够在本地区政府和人民中形成良好的意见氛围;长远看,能够为未来其他非经贸领域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本简报仅提供参考译文,以作交流之用,文中陈述和观点不代表编译者和编译机构的立场。如需引用,请注明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