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上外中东研究所钮松研究员就美国组建红海护航联盟接受《南方日报》采访(见《南方日报》2023年12月23日第A08版),主要内容如下:
“红海风浪”席卷全球航运
最近一段时间,多艘船只行至红海水域时接连遭遇袭击,“红海危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新一轮巴以冲突10月7日爆发以来,也门胡塞武装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由对以色列频繁发动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并在红海连续袭击“关联以色列”的船只。
红海水域的紧张局势,不仅凸显了巴以冲突外溢风险的加剧,更引发了市场对全球供应链失稳的担忧。日前,多家国际航运企业陆续宣布暂停红海航线。为保护过境船只安全,美国更是联合多国组建护航联盟。
胡塞武装为何“出招”?一条狭长水道如何掐住全球贸易“咽喉”?美国组建的多国护航联盟作用几何?“红海危机”如何真正化解?
风云再起 胡塞武装扼住红海咽喉
胡塞武装“喊话”:将继续阻止所有经红海、阿拉伯海驶往以色列港口的船只,直至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
当地时间12月18日,胡塞武装发布声明称,其对两艘“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大西洋天鹅”号和“MSC 克拉拉”号发起军事行动。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已多次在红海袭击过境船只:11月19日,胡塞武装宣布在红海水域扣留关联以色列的“银河领袖”号货船;12月3日,美国中央司令部称,“团结探险家”号、“第九”号和“索菲二世”号货船当天遭胡塞武装袭击;12月15日,胡塞武装称其向“阿拉尼娅”号和“帕拉蒂尤姆3”号货船发射导弹……
过往船只已风声鹤唳,类似的袭击之后会否停止?胡塞武装近期发布多次声明表示,将继续阻止所有经红海、阿拉伯海驶往以色列港口的船只,直至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虽然胡塞武装宣称不会袭击与以色列无关的船只,但有遇袭货船船东表示相关船只并非“关联以色列”。
除袭击“关联以色列”船只外,胡塞武装还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由对以色列频繁发动导弹和无人机攻击。据此前媒体统计,胡塞武装已发射超过1000枚导弹。
胡塞武装是什么组织?为何积极介入新一轮巴以冲突?资料显示,胡塞武装脱胎于1992年什叶派分支宰德派宗教人士侯赛因·胡塞创建的“青年信仰者”组织。2004年,侯赛因·胡塞被也门政府军打死,同年该组织改名“胡塞武装”。胡塞武装2014年9月夺取萨那,后占领也门南部地区。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伊始,胡塞武装就积极声援巴勒斯坦,并对以色列发起跨境袭击。胡塞武装此前还警告,美国对以色列袭击加沙地带的支持,将使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扩大。这被视为巴以冲突外溢的重要标志。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分析,胡塞武装之所以实施上述行动,与伊朗等中东大国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立场有关。
当前巴以冲突持续,且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加深,伊朗等中东大国虽不想置身事外,但也不愿直接卷入巴以冲突之中。
钮松指出,对于胡塞武装而言,当前巴以冲突背景下针对以色列“点到为止”式的袭击方式,也有助于其在道义上获得更多资本,在未来的也门和平进程中获得更多主动性。
……
多方博弈 多国红海护航 中东应者寥寥
外国专家分析,从长远看,军事化红海地区不具备可持续性,也并非没有重大风险,可能会“擦枪走火”
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宣布将新组建一支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重点关注“红海南部和亚丁湾的安全挑战”。
奥斯汀称,这一行动被称为“繁荣卫士行动”,由海上联合部队及153特遣部队领导。美国国防部此后还表示,目前同意加入“繁荣卫士行动”的国家还包括英国、巴林、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和塞舌尔。其中一些国家将执行巡逻任务,另一些国家提供情报支持。
在美国宣布建立这一所谓“红海护航”联盟后,也门胡塞武装回应称,美国此举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军事化红海水域。也门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12月20日发出警告称,如果美国袭击胡塞武装,那么美国的军舰就将成为胡塞武装的袭击目标。他还警告其他国家不要参与美国组建的所谓护航联盟。
也有欧洲方面的人士对美国这一计划表示质疑。据央视新闻报道,英国出口和国际贸易研究所负责人马尔科·福吉奥恩指出,从长远看,军事化红海地区不具备可持续性,也并非没有重大风险,可能会“擦枪走火”。
值得一提的是,除巴林外,中东各国均未对美国的护航计划采取正面回应。巴林作为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司令部所在地,虽宣布参加相关计划,但也未公布具体如何参与。
中东各国为何对此反应冷淡?钮松分析,美国以舰队护航来回应胡塞武装对民船的袭击,这一应对思路实际上并不符合中东各国的意愿。
“阿拉伯世界对此次红海航运危机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各国希望看到此事件对巴以早日停火起到部分推进作用;另一方面,又对胡塞武装袭击民船的做法充满忧虑,认为这实际上破坏了国际准则。前一种心态在阿拉伯国家中比较普遍,各国还是想避免战火外溢至红海海域。”钮松说。
钮松进一步指出,从实际影响上看,尽管胡塞武装在红海的武装行动,确实对以色列对外贸易相关的海上运输安全产生一定的挑战,但这很难对巴以局势造成全局性的影响。“目前,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实际上也表达出明显不满的态度。这使得以色列政府实际上处于‘内外交困’的尴尬局面,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也愈发难以为继。”
在美国宣布“繁荣卫士行动”后,此前已宣布暂停途经红海航线的航运巨头马士基表示,相关航线仍将绕道南非好望角。这明显表示,美国的计划并未立即化解各方的担忧。
多方因素下,美国最终仍选择通过扩大舰队在中东地区的存在作为解决方案。分析指出,美国此举颇有“借题发挥”之意。在美国强势介入红海局势后,红海危机可能进一步外溢,甚至有波及波斯湾地区的风险。
钮松指出,维护国际水道安全是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立场,以任何理由和借口袭击民用船只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不过,问题的关键仍在巴以局势本身。
“各方仍应尽快促成停火止战,防止人道主义危机的扩大化。国际社会要继续加大与冲突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并以此次巴以冲突为契机,展望未来建立如何减少冲突的长效机制。”钮松说。
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