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教授就美国对叙利亚军事打击接受《新闻晨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13-08-28 浏览次数: 83

2013828日,中东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就美国对叙利亚军事打击等问题接受《新闻晨报》采访(见新闻晨报2013828日第A20),全文如下:

美国应该会吸取伊战教训

美国1917年决定要对德宣战的时候,德国驻土耳其大使曾经满腹狐疑地问他的美国同僚,为什么美国要和德国打仗,美国大使答曰:“我们美国人是为了道德原则而投入战争的。”这样的回答让世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基辛格博士是这样给人们解释的,“美国自开国以来始终自诩与众不同,在外交上形成了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一是美国在国内使民主更趋于完美;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推广这些价值。”

一年前,在叙利亚陷入内战混乱之际,美国为叙利亚政府划定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能使用化学武器。而上周在叙利亚境内发生了致死数百平民的化武事件,虽然连到底是叙利亚政府使用化武还是反对派武装为陷害政府军而“炮制”事件都还没搞清楚,但美国似乎自然而然要再次为“道德和理想”而战。

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昨日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这些年来的战争教训太多了,很难再发动战争,要说战争在即更是判断过早。只能说,美国及其盟国存在对叙利亚的某些目标发动空袭的可能性,而空袭规模只可能比利比亚战争还要小,更别提跟伊拉克战争的规模比。”

尖锐表态不意味战争

俄新社援引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专家安德烈·苏申佐夫的话表示:“西方国家的各种尖锐表态并不意味着距离战争只剩下几天。”

苏申佐夫提醒,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与目前的叙利亚局势相似。他表示,伊拉克不少旅居国外的持不同政见者实际上向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假消息,基于这一情报,美国情报部门向总统报告称,伊拉克正在接近核武器研制的阶段,可能已经高效使用。

他说:“美国基于这一假情报入侵伊拉克,这是他们政策上的失算。现在他们在这一错误基础上力求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大马士革郊区发生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定。”苏申佐夫认为,西方国家有在半年到一年时间内对叙利亚发动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刘中民分析认为,从历史上讲,美国及其盟国在科索沃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上都绕过了联合国,直接进行了军事行动。但表面功夫总是要做的,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这次美国应对叙利亚要双管齐下进行准备。从程序方面,先等待联合国调查小组对化武事件做出的结论,而这必须视乎事件的复杂程度而定,时间也可能很长;其次,就算结论有利于美国找借口开战,也要在国际社会框架内进行,而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俄罗斯强硬反对的表态也说明了事态前景的复杂性。

多数美国人反对战争

当然,更值得奥巴马考虑的还不是这些,国内反对声音高涨才是最大的变数。目前,美国的实力已经与当年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时期难以相较,无论是战争遗留的巨额开支、军人的创伤问题还是近年的金融危机,都严重削弱了国家实力,导致美国国内一提战争就诟病不断,而其中一种呼声日益成为主流,就是避免对中东事务的介入。正因为此,之前在发动利比亚战争时,英法占了主要角色,而美国只能算是参与行动。连近期埃及政局动荡,在美国看来也是形成了又一个复杂局面,其处理态度也一直未有明确。此外,必须考虑的因素还有,军事打击带来的中东国家连锁反应,对战后叙利亚的内部安排,只有一切情况都已评估到位,才可能采取行动。因此,如果前景难以预计和控制,美国是否真的会选择对叙利亚政府动武都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更不可能战争在即。

苏申佐夫谈到美国民众的态度时也称,约60%的多数美国人反对战争,“目前我认为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对叙进行打击的可能性很小。”

不过,不管是对伊拉克还是对叙利亚,要说美国为“理想和道德”而战,那只能说这是一个“永恒而经典”的借口而已。刘中民认为,在叙利亚陷入内战至今的两年,美国都在不断观察,因为有“基地”人员渗透入反对派组织,也希望借阿萨德政府达到消耗“基地”组织力量的目的。而现在化武事件的发生,不排除美国得到了“以拖促变”的一个机会,发动军事打击,一石双鸟。更值得奥巴马考虑的中东国家则是伊朗,在鲁哈尼政权上台以后,虽然其以温和派面目出现,但西方分析人士则认为如果说其前任内贾德是“一个把自己装扮成王”的人,而鲁哈尼则是“一个披着羊皮的狼”,也就是西方国家对鲁哈尼还是非

(记者 周东暆)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