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教授就沙特拒入安理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
发布时间: 2013-10-22 浏览次数: 149

20131022日,中东所所长刘中民教授就18日沙特阿拉伯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等问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见《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022日第?版),全文如下:

沙特的“一石二鸟”

核心提示:沙特的声明并不意味着它真的放弃成为非常任理事国,拒绝更像是表达立场的外交手段。

沙特在联合国的惊人之举正在收获它想要的成效。

3天前的1018日,沙特外交部在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几个小时后即发表声明称,因安理会在处理国际冲突中没有作为,沙特拒绝接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声明说,安理会在处理诸如巴以问题、叙利亚冲突和中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问题上持双重标准,未能真正行使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这一颇具“反抗”精神的举动,得到了阿拉伯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两大中东地区组织的支持。

阿盟秘书长阿拉比说,过去60年,包括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是羸弱的安理会的最大受害者。而伊斯兰合作组织负责人则表示,沙特的举动将有助于推动安理会的改革,安理会需要更加透明和更具代表性。

安理会共由15个理事国组成,除了熟知的“五常”之外,还有10个非常任理事国,每个国家任期两年。今年同沙特一起入选的是乍得、立陶宛、尼日利亚和智利,其中沙特是第一次入选。

在有些情况下,安理会可以实行制裁,甚至授权使用武力,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另外,根据联合国的规定,不担任安理会理事国的联合国会员国虽然也可在安理会认为影响到该国利益时参加安理会的讨论,但无表决权。

日本媒体已明显表示出了对沙特席位的觊觎,难怪美国媒体对沙特的举动表示不解,为什么辛苦两年争取到的席位突然放弃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解释道,沙特在外交问题上几乎从不出头,因此保持了和西方相对温和的关系。他形容沙特对外交问题的处理是“相对精明”的。

“既不需要什么作为,又赢得了地区国家的支持,”刘中民说,“这是一石二鸟。”

沙特的声明并不意味着它真的放弃成为非常任理事国,拒绝更像是表达立场的外交手段。

“根据沙特的声明可以推断,沙特希望求得两方面的效应。” 刘中民说,“在叙利亚问题上,即使沙特担任了非常任理事国,也很难在俄罗斯提出的‘化武换和平’方案后有大的作为。而表示拒绝接受这个席位,就成功地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制造效应:沙特敢于表达在安理会框架下俄罗斯主导的解决方式的不满。”

刘中民指出,沙特声明中提到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内容,暗含了对美伊关系有所改善的不满,“沙特的构想中,伊朗是沙特的威胁,而叙利亚是伊朗的盟友。”

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反应中可以窥知一二。在沙特发出“拒受声明”之后,潘基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仍在密切跟踪会员国如何就此事做出决定。潘基文还无奈表示,他并未收到任何相关的正式通知,但却先看到了媒体的报道。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学者秦晓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沙特如果明确拒绝是需要正式成文递交给联合国有关机构的,不应该是仅仅通过一个声明。

所以,如果沙特最终接受了席位,也无需十分惊讶,因为它已达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沙特在中东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也再次得到了确认。

在“拒受声明”后,已有中东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纷纷表达,沙特对于在安理会代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国家“在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东各国表示希望沙特能够改变决定,接受这一席位。

潘基文也表示,联合国期待同沙特一道紧密工作,解决许多重要的具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结束叙利亚的战争、帮助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可生存的国家、帮助也门正在进行的过渡、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核扩散。

(记者:于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