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研究所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 2012-03-31 浏览次数: 8372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The Middle East Studies Institute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于19809月成立,其前身为中东文化研究所,下设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和《阿拉伯世界》编辑部。1981年中国中东学会成立时,即为理事单位。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上外成立国际问题研究所,下设中东研究室。19996月,通过优化整合,并邀请北京、上海、西安、昆明、重庆等地以及海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加盟,成功实现强强联手之初衷。经多年努力,现已在国内外中东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2000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被教育部批准建立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在也是上外唯一的重点基地。

教育部制订的《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从1999年的试行版到2006年的修订版,都规定了基地建设的五大目标,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十五期间,“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相继发生,中东研究基地每年为社会各界作报告五六十场,为媒体写时评、发表评论有近百篇。

研究基地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集思广益,形成整体策划,依靠团队作战,产出拳头产品。基于这样的认识,上外逐步建立起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队伍,把应用对策研究与基础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科学课题与人文科学课题结合起来,既与中央有关部委保持经常性联系、沟通,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也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伊斯兰学的整体构建。最近他们与美国方面合作,由基地掌握终审权,在美国注册、征订、发行了《阿拉伯世界》英文版第一期;该基地研究人员已完成《布哈里圣训实录》的全译本。

教育部国际片的其他研究基地各有特色和优势。上外的中东基地虽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支撑的优势,但他们借鉴其他基地的实践经验,加强了基地的全面建设,从十五期间的数量化标准向质量方面提升和转移,树立起了创新意识、创新目标和创新重点,形成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同时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努力把中东研究所打造成符合教育部标准的重点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