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高水平的人文社科研究“国家队”——记上海外国语大学学风建设优秀团队中东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12-02-21 浏览次数: 2273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前身为中东文化研究所)始建于19809月,在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建设于200012月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目前,中东研究所拥有专职科研人员9人,设有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三个研究方向,与兄弟院系共同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经外交部批准成立的“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办中文核心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和英文期刊《中东与伊斯兰研究》(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在入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后的12年探索与发展历程中,中东研究所团队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中东学学科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基地“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社会功能,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信息资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2009年的教育部基地评估中,中东研究所取得了学术成果指标在国际问题研究基地中排名第3的佳绩。

作为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研究机构,中东研究所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在于它长期秉承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理念,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学术道德高尚、学术规范严谨、学术制度健全的研究团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学术团队,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学术追求,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学术作风,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职业操守,构成了在中东研究所学风建设的灵魂所在。

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学术追求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肩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命运。基于这种认识,在我国著名阿拉伯问题专家、中东研究所前所长朱威烈教授的带领下,中东研究所始终将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作为最高的道德追求,并加以积极践行。

长期以来,中东研究所始终将建设高水平的国家级思想库,积极报效国家与社会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为服务国家外交与地方外事工作,中东所积极向上级领导呈送《情况简报》和《中东问题专报》,利用《参考清样》等内参撰写调研报告38篇,完成外交部、商务部、安全部等部委委托课题7项,各类被批复的调研报告和咨询建议等20余份,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的充分肯定;朱威烈、刘中民、马丽蓉、钱学文等学者提交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等多次受到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等部门的书面表扬和函谢。20106月,经外交部批准,中东研究所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为提升中东所的政策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重要平台。该中心积极服务于“中阿合作论坛”中方秘书处的政策研讨、文献整理和网站建设等,对配合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东研究所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在游说中东国家参加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参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朱威烈所长被海湾合作委员会授予特别贡献奖,为目前中国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学者;20091030日,外交部长杨洁篪考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充分肯定了中东研究所对我国外交工作的支持;2010年,朱威烈教授获赠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岐山、俞正声签名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荣誉纪念证书”;近五年来,中东研究所教师在校内外主讲了200多场学术讲座,在《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国社科报》等报刊发表时政评论400多篇,对引导公共舆论,培育国民健康的国际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学术作风

中东研究在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中是研究队伍规模较小、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而中东研究所也是教育部国际问题研究基地中唯一由外语学科孵化出来的基地。根据队伍相对较小的实际情况,中东研究所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力避盲目求大、求全、求快的急躁心理,始终将求精、求新、求特作为团队的学术追求,坚持“小学科、大内涵”的发展理念,进而走出了一条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发展道路。

首先,中东研究所团队始终以“小学科、大内涵”为发展理念,长期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阿拉伯学—中东学学科体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传统的单一的以传授语言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跟不上国家经济与外交事务的需求,国家不仅需要熟谙语言、经贸、外交等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更需要能统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大局,提供政策咨询的思想库。中东所近年一直致力于实现传统语言学科向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领域的延伸与拓展,建立集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政策咨询能力于一体的中国特色阿拉伯学—中东学教学科研平台,并已取得一定收效。

“小学科、大内涵”的学科定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中东研究为特色的国际问题研究在国内高校中能够较具影响的基础,并对支撑和引领学校的其他学科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申报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点(2003年)、国家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言文学”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国际关系”(2007年)、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的过程中,以及2008年申报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中东学”的过程中,中东研究所均以其特色优势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

其次,中东研究所团队的研究人员,始终坚持将培育特色研究领域,打造特色研究优势作为治学之本。

在朱威烈教授的言传身教下,中东研究所团队中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东学”这一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与研究优势。例如,朱威烈教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和中东恐怖主义问题研究,刘中民教授的阿拉伯伊斯兰政治思潮研究、海权理论与海洋战略研究,马丽蓉教授的中东清真寺社会功能研究,汪波教授的大国中东政策研究,钱学文研究员的中东能源问题研究,孙德刚副研究员的“准联盟理论”研究均已居国内领先地位。

最后,中东研究所团队积极实施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水平和能力有明显提升,并日趋机制化。

在“十一五”期间,中东所与中东、欧美等国的高校与政府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学者互访、举办国际会议、参加多轨道外交外事活动等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标志之一是中东所与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国会图书馆亚洲部等机构合作,分别于200720092011年先后在上海和美国召开三次国际学术会议,使中东所的影响从中东国家走向了欧美国家。经过努力,中东所于2007年主办了一份拥有美国刊号、在美国发行的英文学术季刊《中东与伊斯兰研究季刊》(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成为中东所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代表性成果,目前已在欧美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中东所已招收培养包括阿拉伯国家驻华大使在内的多名留学生,多名中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获得赴国外研修机会,同时每年派遣5名左右研究生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或希伯来大学学习。

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职业操守

近年来,中东研究所不断加强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学术监督作用。

自中东研究所成立以来,中东研究所便建立了由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其成员均为有着良好学术声誉和严谨学术评价标准的专家教授。在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的申报和管理过程中,学术委员会在项目选择、课题论证、课题中检、课题结项等重大环节上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由于学术委员会的健康运行,在20012012年基地24个重大项目的教育部评审中,有23个项目被成功立项;在已经结项的重大项目中,其评价结果均为“良好”以上,未出现过“不合格”结果;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10余项科研课题,也都顺利通过结项或中期检查。在研究所承担的所有科研项目中,未出现过经费使用不合理或违规的现象,保持了良好的学术声誉。

中东研究所始终注重培养团队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不断强化学术规范建设,尤其特别重视青年教师诚信意识与操守的培育。

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不良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也有悖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职责。因此,中东研究所始终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常抓不懈。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的同时,研究所还积极通过老教师、老教授的传代,使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较好地实现代际传承,同时长期坚持培育科研团队的诚信道德文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表明,在中东研究所研究人员出版的40余部专著和发表的14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中,未出现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由于恪守学术规范,中东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文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和英文期刊《中东与伊斯兰研究》,也从未出现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情况和学术规范不严谨的现象。

经长期以来持之以恒的学风建设和自觉的科研操守坚持,中东研究所团队成员养成了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风尚和职业操守,形成了团结和谐的团队文化。

中东研究所虽然是一个只有9名专职人员的科研机构,但在承担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的委托调研课题,主办中英文刊物,召开国内国际会议,中东研究所网站和中国中东研究网网站建设,信息资料建设等大量工作,每位科研人员都身兼数职,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例如,近两年来朱威烈教授在年逾七旬之际仍抱病为研究所的工作劳苦奔波,马丽蓉教授领导的编辑团队为期刊建设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尽管团队每个人的工作都十分繁重,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保持了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也正是研究所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精神财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