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至29日,“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下属的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RCICA)联合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外交部副部长翟隽、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艾克迈勒丁·伊赫桑奥鲁、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哈里特·艾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以及19个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
王伟光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交流源远流长,两大文明之间平等尊重,相互借鉴,实现了共同发展。新形势下,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要服务发展大局,此次会议将为促进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与联系起到积极作用。翟隽在致辞中提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与文明交流可以概括为“源远流长,世代更新;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平等尊重,和平共处”,历史证明,中国与伊斯兰世界越强盛,彼此的文明交流就越紧密。目前,中国与伊斯兰两大文明都在努力寻求振兴与富强,因此,两大文明的交流具有更广阔的前景。伊赫桑奥卢指出,中国和伊斯兰两大文明过去没有历史积怨,现在没有问题,将来也不会有。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这种友好和谐的关系,已成为世界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典范。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流要立足现实和未来,探索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推动两大文明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哈里特·艾伦对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合作举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并表示愿加强和共同促进中伊文化交流。卓新平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与伊斯兰文明交往的历史,并介绍了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参加此次会议的中方代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外方代表来自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尔、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与会代表围绕“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历史联系”、“中国与穆斯林实际的艺术交流与互动”、“文献与语言”、“科学、宗教与思想”、“当代世界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等六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第一场议题为“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历史联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高占福研究员以“从侨民、教民到国民——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为题,回顾了自唐宋以来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五个阶段。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李锦绣研究员的发言“唐与大食的关系——以《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为中心”,依据对史籍和出土文献中国有关大食使节的记载,探讨了唐与大食世界往来背后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及物质文化交流的意义。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乔治·莱恩教授发言题为“双城记:巴格达的陷落与拖雷诸汗占领杭州”,通过比较巴格达和杭州这两个陷落城市的权力转换,考察两者在随后崛起的全球性国家中所担负的新角色。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教授的发言“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历史交往——以《经行记》和《中国印度见闻录》为例”以中国与阿拉伯文献中对于双方的记载为参照,旨在通过揭示对话视角的主观性与地域性引起了对不同文明历史交往的深层思考。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景博士的发言《中国穆斯林与奥斯曼帝国的交往及其影响》介绍了20世纪初牛街清真寺阿訇王宽等人赴土耳其考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会议第二场的主题是“中国与穆斯林实际的艺术交流与互动”。安卡拉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系主任比伦特·奥卡伊博士以“艺术的互动:以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瓷器为例”为题首先发言。她发现,中国瓷器经由丝绸之路进入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家对中国瓷器的庞大的需求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人对瓷器的理解与审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艺术与考古系的约翰·卡斯维尔教授发言题为“利益的互惠:青花瓷、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他列举大量证据证明,自14世纪开始中国的青花瓷就已对伊斯兰世界产生强大影响,同时,伊斯兰艺术对中国瓷器的演变也具有逆向的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维建副研究员的发言“从清真寺看中-伊文化交流”认为清真寺建筑可以体现中-伊两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程。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穆宏燕研究员发言“舞破尘世升上重霄”揭示了源于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祭祀舞蹈如何在波斯萨珊王朝演变为拓枝舞、胡腾舞、胡旋舞,如何在唐代传入中原,又如何传入波斯和中亚地区,演变为苏菲教团的特有的修行仪式。日本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荣誉教授杉村栋的发言题为“伊斯坦布尔画册中的中国主题”,以收藏在托普卡帕皇宫内一副带有中国风格的画作“栖息的猎鹰”为例,探讨了此类画作的中国起源。
会议第三场的主题是“文献与语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李林副研究员发言题为“中国伊斯兰教学术史概略”,尝试将中国学人对伊斯兰教的认识与研究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元始期、亨长期、利遂期、贞成期与三条进路即“历史-考证”之路、“哲学-思想”之路、“语言-文化”之路,从而勾勒出中国伊斯兰教学术史的蓝图。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俊荣研究员的发言“苏菲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及意义”对苏菲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历程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安卡拉大学的因吉·因杰·埃尔多杜博士的发言《中国语言中的伊斯兰文化寻踪》揭示出不少源自伊斯兰文化的词汇在漫长的历史上已融入到中国语言之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云存平博士以《马图里迪派神学思想研究》为题,介绍了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教义学派马图尔迪学派的思想主旨。
会议第四场的主题是“科学、宗教与思想”。中国科技大学石云里教授的发言“中国君主对伊斯兰天文学的借用”考察了阿拉伯天文学在元明时期国家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中国天文学家试图将阿拉伯天文学本土化的努力。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国研究所郑文泉教授在题为“马来西亚学者对儒教的伊斯兰式理解”的发言中,介绍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学者赛义德·穆罕默德·纳吉布·阿塔斯与奥斯曼·伯克尔对儒家的理解。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周燮藩研究员的发言“苏菲教团与中国门宦”探讨了明清以来,苏菲学说通过汉文译著以及新疆依禅派传入内地的过程。埃及前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努曼·贾拉勒在其发言“中国文化与穆斯林文化中的和谐观”中,考察了中国与伊斯兰文明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即矛盾概念与和谐概念,并提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和谐”观念将成为人类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会议第五场的主题是“当代世界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首先发言的是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国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法扎勒·拉赫曼,其“巴基斯坦-中国关系:当代国家间关系的典范”回顾了中巴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并指出未来中巴两国需要进一步在教育、文化领域建立更紧密联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晏琼英博士的发言“伊斯兰现代主义在南亚与中国”在阐述了伊斯兰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对艾哈迈德·汗与张承迁的《古兰经》经注进行了比较。马来西亚大学王乐丽研究员发言题为“华裔穆斯林与马来西亚文化、教育和社会的联系”介绍了移居马来西亚的华裔穆斯林的历史与现状。中央民族大学宗教与哲学学院杨桂萍教授的发言“当代赛莱菲耶及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通过外文资料梳理了当代赛莱菲耶在穆斯林世界的发展、教义思想和教法主张,并结合田野调查,分析了当代赛莱菲耶对中国穆斯林的影响。
会议第六场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穆斯林世界”。宁夏社会科学院马平研究员的发言“当代中国与穆斯林国家的经贸往来”,介绍了中国与穆斯林国家经贸往来的历史与现状。卡塔尔国际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杰奎琳·阿米约教授的发言题为“丝绸之路的复兴:21世纪的中国与海湾”旨在探讨当前中国与中东各国迅速发展的商业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文化与社会含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王锁劳教授以“赛莱菲政党的外交思想及其对中埃关系的潜在影响”考察了埃及赛莱菲集团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法伊扎·卡卜在其发言“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当代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提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应在倡导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加强协调与合作。宁夏社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所长丁克家研究员的发言题为“当代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回顾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交往与成果,并提出中阿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与友好交流必将造福于中阿人民与人类文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马丽蓉教授的发言“中国与伊斯兰国际组织立体人文交流平台构建”对中国与海合会、阿盟、伊合等伊斯兰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作出了展望与构想。吉达中东战略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安瓦尔·马吉德·埃什吉博士在其发言“对中国-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展望”中回顾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并提出中国与沙特的合作关系为伊斯兰国家与中国加强联系铺设了道路。
会议闭幕式上,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艾伦、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金泽、伊斯兰合作组织社团与少数族群部主任塔拉勒·道乌斯、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张友云分别致辞。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探讨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促进文明对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为促进中国与伊斯兰文明在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往与联系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