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上外中东研究所智库理事顾正龙研究员在国际网发表评论文章《特朗普贏了,伊朗焦虑什么?》,全文如下:
特朗普贏了,伊朗焦虑什么?
伊朗对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可能采取的对伊政策而担忧,担心将损害伊朗在中东的战略利益。但又别无选择,他只能采取“观望”政策,直到特朗普组建新政府并确定他将采取的外交政策优先事项,然后伊朗反过来确定对策。预计德黑兰的决策圈将尽快制定方案,来处理与特朗普的关系,其目标是:防止双方之间可能的冲突升级,恶化或踩到红线,即避免与以色列或美国之间直接发生战争。
尽管伊朗官方和媒体一直认为,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美国现任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没有太大区别,但自2024年11月5日以来,鉴于存在的“差异和敌意的遗产”,伊朗政界和决策层对特朗普的胜选普遍处于焦虑状态。伊朗将谨慎等待特朗普上任后,与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2017-2021年)相比,看看对伊朗政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评估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对伊朗在中东的利益和地位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焦虑不安的伊朗
阿联酋《InterRegional Assessments》智库网站11月7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伊朗政府发言人法特梅·莫哈杰拉尼(Fatemeh Mohajerani)是第一个对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发表评论的人,但她的评论是笼统的,并没有说明伊朗在处理美国选举结果会采取什么立场。
莫哈杰拉尼说,“伊朗人的生活不会受到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的影响”,并补充说,“美国选举与我们无关,谁将成为美国总统并不重要。”“我们的政策是固定的,不会因个人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不会因此发生变化。”然而,她的评论并不能否认,特朗普的胜利在伊朗政界和媒体引起了各种不同反应,其中影响最突出的是:
1、担心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回归。伊朗国内大多数分析都认为,特朗普总统重返白宫,意味着将重新启动他在第一个任期对伊采取的“极限施压”政策,这表现在让“伊朗石油零出口”政策中尤为明显。众所周知,在2018年5月8日美国退出核协定后,再次对伊朗实施制裁。
尽管伊朗没有看到以拜登为首的现任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对伊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在欧盟参与下,美伊双方间接谈判失败情况下,但这仍能看到现任美国政府对伊朗采取了相对“平静”的措施,例如无视伊朗的石油走私,以至于伊朗石油出口达到每天170万桶石油的水准,相当于实施制裁之前的伊朗石油约65%的出口。
2、暗杀“卡西姆·苏莱曼尼”事件可能会再次重演。特朗普总统于2020年1月3日下令暗杀革命卫队圣城旅前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这是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奥巴马想干而没有干的事情,特朗普却干了。他不会考虑伊朗对此可能作出的反应。伊朗至今仍在遭受其后果,尽管它在同一天匆忙任命伊斯梅尔·卡尼担任他的职位来填补苏莱曼尼被暗杀造成的真空。
鉴于当前地区层面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促使忠于伊朗的民兵组织频繁袭击美国在该地区的基地并侵害其利益,伊朗的行动可能会再次激怒特朗普采取同样的方法清算他认为在指挥这些袭击中发挥作用的伊朗军事领导人,例如圣城旅指挥官伊斯梅尔·卡尼(Ismail Qaani),如果局势升级,卡尼也可能成为以色列下一阶段的潜在目标之一,将直接加剧军事对抗的激烈程度。
3、担心特朗普再次上台会激励特拉维夫继续其军事战略:即努力瓦解其周边国家和地区亲伊朗民兵的军事结构,无论是在黎巴嫩、叙利亚还是加沙。
德黑兰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拒绝在加沙地带达成停火,或结束黎巴嫩战争,这意味着他正在等待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从而在政治和军事层面为其提供更多美国援助。伊朗担心这可能会促使内塔尼亚胡完成他的军事计划,可能会演变成与伊朗的直接和大规模军事对抗,特别是考虑到他最近几天热衷于发起一场反对伊朗核计划的新运动,宣传该计划对以色列安全构成的“生存威胁”。
4、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开始“开放新阶段”。德黑兰认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可能导致以色列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之间“正常化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伊朗认为,以色列的愿景是在地区形成一个区域联盟,旨在威胁伊朗在该区域的影响力和伊朗的核发展。为阻止德黑兰实现自己在中东的目标,特朗普可能会对以色列和候选达成这些协议的阿拉伯国家施加强大压力,尤其是让沙特与以色列签订建交协议。在伊朗看来,一旦加沙地带停火或达成结束黎巴嫩战争的和解协定,这与伊朗现阶段在中东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背道而驰。
观望策略
网站分析文章最后认为,伊朗鉴于目前对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可能采取的对伊政策而担忧,但又别无选择,他只能采取“观望”政策,直到特朗普组建新政府并确定他将采取的外交政策优先事项,然后伊朗反过来确定其对策。预计德黑兰的决策圈将尽快制定可能的方案,来处理与特朗普的关系,其目标是:一切都是为防止双方之间可能的冲突升级,恶化或踩到红线,即避免与以色列或美国之间直接发生战争。
来源:国际网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