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民教授就黎以停火谈判接受《解放日报》采访
发布时间: 2024-11-27 浏览次数: 29

20241127日,上外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教授就黎以停火谈判接受《解放日报》采访(见《解放日报》20241127日第8),全文如下:

黎以停火谈判出现积极信号

就在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激战之际,停火的希望之光再次如闪电划过战场夜空。

当地时间1125日,黎巴嫩方面传出消息,美国总统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很快将宣布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以色列内阁定于26日讨论并表决协议。

传了近一个月的“触手可及”的黎以停火,这次真的要靴子落地了?

双方都有停火意愿

上月底,黎巴嫩总理放风,称努力在未来几小时或几天内实现停火,一时引来各方目光。

近一个月来,尤其是最近,积极信号纷至沓来。

上周,美国总统特使霍克斯坦说,分歧已“显著缩小”,达成协议“触手可及”;真主党新领导人卡西姆表示与黎巴嫩政府的观点一致,现在决定权掌握在以色列手中。

25日的停火在望讯息进一步将期待值拉满。有说感恩节前达成,有说“36小时宣布,甚至有黎巴嫩官员说“24小时就将宣布。

“除非内塔尼亚胡改变主意”,否则达成停火没有任何严重障碍,黎巴嫩副议长埃利亚斯·布·萨阿卜说。

消息人士称,停火协议最终文本已于25日确定,以色列内阁定于26日讨论并表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初步同意这份协议。

不过,美国表态依然谨慎。白宫方面25日表示,停火协议已接近达成,但谈判仍在进行,在一切完成以前,什么都不算完成

还有知情人士称,仍有一些敏感的争议点有待解决。

比如,以色列要求美国总统拜登出具一份保证信,保证以军在黎巴嫩领土上的行动自由,并且要把这份保证信以附件的形式加入停火协议。

而真主党提出的首要停火条件,是以色列停止对黎巴嫩的“侵略”并承诺尊重黎主权,不应试图在谈判中强加条件。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认为,即将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以色列与真主党都有停火意愿,而且美国等外部力量也在不断推动。

以色列这边,基于既得利益、历史教训、当前局势、国内民意、美国因素的综合考虑,停火是一个现实选择。

眼下,对以色列来说,几个方向都在推动它走向停火。

前方,已部分达到重创真主党特别是其领导系统的目标;最近战场形势显示其短期内无法消灭真主党。如果不适时抽身,可能会深陷黎巴嫩,重蹈前两次黎以冲突的覆辙。

后方,以色列民众对停火止战、回归正常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

外部,不得不顾及美国的态度。当选总统特朗普尽管表示支持以色列,但也誓言上任后要结束战争。以色列希望通过与真主党实现停火向特朗普“送礼”,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密切以美关系创造条件。

真主党这边,在领导人被清除、高层遭重创后,近来也狠狠报复了以色列,造成以方军事人员伤亡,应该说已挽回颜面,停火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真主党也有国内政治的考虑”,刘中民说。如果冲突延续,自身力量会被进一步削弱,面对黎巴嫩国内三大政治力量——真主党所在的什叶派、逊尼派以及基督教马龙派抗衡的局面,将不利于真主党维系国内的政治存在。

停火将有“三保险”

黎巴嫩消息人士表示,根据协议,双方将实施为期60天的停火,有望为未来实现长期停火奠定基础。

据新华社援引以色列媒体的报道,协议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冲突双方停止敌对行动,真主党武装撤至利塔尼河以北地区;第二步,以色列国防军从黎南部撤出;第三步,双方就争议边界地区进行谈判,以确定以黎两国边界。

协议还包括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合监督机制,负责监督协议的执行。

如果停火协议达成,意味着自本轮巴以冲突以来几乎也持续一年多的黎以冲突将消停。但问题是,一纸协议的约束力有多大?要知道,双方目前一边在谈判,一边仍在大打出手。

对此,刘中民倒是不失信心,认为协议有望得到基本维护。因为有“三保险”:2006年黎以冲突后通过的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将使局面大致可控;多国联合监督机制可监督落实停火协议;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对制止双方再起冲突可发挥一定作用。

联黎部队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78年通过的第425号决议建立。20068月,安理会在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冲突后通过第1701号决议,决定扩大对联黎部队的任务授权,增加兵力配备,以维护黎南部地区安全。目前,联黎部队有来自意大利、爱尔兰、法国、西班牙、英国、波兰、印尼、斯里兰卡等国大约1万名士兵。

向“后冲突时代”过渡?

白宫方面表示,白宫中东事务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定于周二前往沙特阿拉伯,讨论潜在的黎以停火协议能否成为加沙停火的催化剂。

如果黎以实现停火,是否意味着巴以停火也不远了?伊朗与以色列对峙阴影下的地区紧张局势也将缓和?

在刘中民看来,与黎以冲突相比,巴以冲突更复杂,谈成停火协议的难度也更大。

黎以关系有“法”可依——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为双方关系奠定国际法基础,重回该决议也是此次停火谈判的重要内容。

“因此,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缓和矛盾的空间相对更大,而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结更难解。”

不过,尽管加沙冲突仍在延续,但烈度与此前相比有所减缓,相关方也曾一度推动停火谈判,只是因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被以军“斩首”才陷入僵局。斡旋方卡塔尔虽然暂停调解,但并未退出谈判,哈马斯驻多哈办事处也未永久关闭,这为今后重启谈判留下余地。

但是,刘中民对加沙冲突乃至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前景感到悲观。

“即使加沙能够达成停火,预计也只是局部协议,仅就停火、交换人质作出安排。”刘中民说,距离实质性的全面协议依然遥远。关于战后加沙治理、哈马斯地位、与约旦河西岸关系乃至难民、耶路撒冷地位、犹太人定居点、领土等更广泛的问题,短期内仍无法解决。

“历史规律显示,每爆发一次冲突,对巴勒斯坦就越不利,不仅会失去更多领土,在谈判中也将处于更不利的地位,本轮冲突也不例外。”刘中民说。

尤其是明年特朗普上台后,预计继续推行第一任期的所谓“世纪协议”,并为以色列、阿拉伯世界和伊朗三方作出交易性安排。特朗普提名的驻以色列大使、中东问题特使都极端亲以,甚至主张吞并约旦河西岸,“未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不容乐观”。

但谈到中东地区形势整体走向时,刘中民相对乐观。

多方迹象显示,“新一轮巴以冲突及其外溢已接近拐点,逐步向‘后冲突时代’过渡,将更多地从军事转向政治、外交。同时,中东地区‘和解潮’也没有因本轮巴以冲突而中断。总体来看,局势往好的方向发展可能性更大。”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