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上外中东研究所范鸿达教授就西方媒体报道中东接受《北京日报》新媒体“长安街知事”采访,全文如下:
“路边社”实锤了
短短几天,叙利亚就变天了。12月8日,叙反对派武装宣布“解放大马士革并推翻阿萨德政权”。俄罗斯当天晚些时候表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并离开叙利亚。
在这场战势几乎一边倒的风波里,西方媒体的“花样造假”层出不穷,堪称“假新闻制造机”“舆论战的边鼓锤”,在关键信息上三缄其口,在战势进展上夸大其词,更恶劣的是,他们还违背了新闻基本原则,甚至恶意揣测他国领导人生死,突破道德底线,令人不齿。
编造虚假情节揣测阿萨德生死
12月8日,路透社援引一名获悉情况的叙利亚军官的话说,叙利亚军方司令部当天下发通知,宣布阿萨德已经下台。另据两名叙利亚高级军官透露,当天早些时候,阿萨德乘坐飞机从大马士革起飞,目的地未知,但极有可能在飞机坠毁事故中遇难。
路透社推测阿萨德遇难的主要证据,是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的数据,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被反对派武装占领时,一架叙利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大马士革机场起飞。方向是阿萨德的阿拉维派大本营,但中途突然掉头,朝相反方向飞行了几分钟,最终从地图上消失。路透社称,其无法立即确定机上人员。
然而实际情况是,阿萨德及其家人目前已抵达莫斯科,俄方称,“基于人道主义考虑,俄罗斯为他们提供了庇护”。
既然无法确定,何来“极有可能”?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日晚建议路透社撤稿。她在社交平台上抨击路透社散布假消息。在此之前,俄罗斯塔斯社援引扎哈罗娃指责路透社传播的正是那种“西方热衷于打击的假新闻”。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图源:俄外交部网站
面对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质疑,路透社不仅未公开道歉,当晚还悄悄改稿,删除了“坠机”的相关内容。
偷偷摸摸的举动不仅弥补不了误导舆论的错误,反而暴露出其心虚与无视新闻伦理的姿态。
与之类似的还有彭博社。后者“创造性地”报道称,“阿萨德曾通过阿联酋向美国提出妥协建议,只要西方能够阻止反对派武装继续挺进”。
然而,这一所谓“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毫无实际依据,也未获任何相关方证实。最终,这种“戏剧化”的假新闻被无情打脸。
这种无视事实的编造,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不仅严重误导国际舆论,更暴露出其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倾向。
传播假新闻罪行累累
西方媒体传播假新闻的案例屡见不鲜。早在2011年,北约介入利比亚内战前,西方媒体普遍报道卡扎菲政府对平民实施大规模空袭。路透社、CNN等称,数百名平民被轰炸致死。
事实是,事后国际调查未发现“空袭平民”的明确证据,西方媒体的报道其实是为北约军事行动提供“舆论合法性”,导致利比亚陷入长期动荡,成为恐怖主义温床。
2018年,BBC等媒体报道称叙利亚政府军在杜马镇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这些报道引用的多为反对派提供的视频和“目击者”证词。
事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的一部分调查人员质疑证据的真实性,认为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政府军使用化武。这些假新闻的传播却为美英法三国空袭叙利亚提供了借口。
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乌克兰政府宣称“蛇岛上的13名士兵拒绝投降,全部牺牲”。西方媒体对此大肆报道,并将其塑造成“英雄事件”。
然而,俄方随后公布,这些士兵实际已投降且被俘,乌方后来也承认相关信息有误,可是所谓的英雄事迹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告诉长安街知事,在涉及中东地区的报道中,假新闻几乎从未中断过,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源的有限性,二是媒体对中东地区的先入为主的认知偏见。这种现象十分明显。
“我刚刚结束了一年在美国的生活,与一些媒体人士和智库学者有过较多接触。事实上,他们对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和叙利亚的认知,往往非常片面。大多数人从媒体获取信息,真正拥有中东背景,或者曾长期在中东地区实地调研的学者和记者却相当有限。”他指出,我们不应迷信美国的媒体和智库,即便是专注中东事务的专家,缺乏深入田野调查的也比比皆是。
他补充说,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媒体背后往往都有特定的政治倾向或利益集团的支持,尤其在涉及中东,比如以色列相关报道时,这种政治倾向性和利益影响会对内容产生显著的偏向。
新闻媒体肩负传播真实的责任。然而,部分西方媒体在此次报道叙利亚局势中,成为了不实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其自身公信力,让人怀疑其新闻专业性,更暴露出其无视事实、政治化操作的倾向,助长了不信任和混乱。假新闻的泛滥,终将让这些媒体为失信和不公买单。
来源:长安街知事
(本文观点仅为作者或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研究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