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威烈:“ISIS:国际反恐形势严峻”,《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 2014-12-25 浏览次数: 650

20141225日,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教授为《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年终特刊撰写评论文章《ISIS:国际反恐形势严峻》(见新民晚报20141225B7),全文如下:

反恐与重建: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ISIS:国际反恐形势严峻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朱威烈

2014年是肇始于201012月的阿拉伯国家进入动荡的第4个年头,中东热点问题无一获得进展,致使地区内外矛盾依旧激烈,宗教极端组织和恐怖势力得以四处蔓延。

最典型的恐怖组织

中东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滋生地和重灾区。就今年的恐怖活动涉及范围看,有埃及西奈半岛的“圣城支持者”,也门的“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和什叶派的胡塞武装,“基地”组织的叙利亚分支“救国阵线”、索马里分支“青年党”,阿尔及利亚的“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利比亚的“安萨尔旅”等。如扩大到大中东范围,则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塔利班武装、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中亚及渗入中国新疆境内的“东伊运”、“伊扎布特”等组织的暴恐活动,也都对各有关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祸害。

ISIS是继“基地”组织出现后最典型的恐怖主义组织。它否认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黙德及四大正统哈里发之后的千百年伊斯兰文明发展史,称之为“蒙昧时代”,要重新宣教、进行“圣战”;否认当今国际制度和秩序,它经历了多次改名,反映出对现有国界的排斥;其头目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否定了现在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制度和称谓;它确定的敌人不仅是当前中东国家,还包括美欧俄中等大国。因此,ISIS具有极其突出的反时代、反社会、反人类的恐怖主义组织特性。

打击力量亟待整合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ISIS攻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占据伊西北部和叙北部大片地区,不但直接危及伊政权稳定,而且迅速引起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和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两次通过决议,从信息、资金和人员流动方面切断其来源。美国组建起约60国参与的国际反恐联盟,对伊叙境内的ISIS据点和目标实施了逾千次空中打击。

当前,能否彻底剿灭ISIS关键在于地区反恐力量与国际反恐力量的同心戮力。美欧组建的国际反恐联盟是进行军事打击的主力。目前,美国在军力和财力上都在加大投入。地区国家也已行动起来。但当前的问题是,美国的反恐联盟军事行动只限于空中打击,不出动地面部队,它与伊朗的空袭并不存在协同行动,地面作战依靠的是还在接受培训的伊拉克军队;海合会国家组建的反恐力量是为了自卫,但即便其真具备了实力,伊拉克什叶派阿巴迪政府也不会让它进入伊境内。

叙利亚境内的情况更复杂。迄今为止,对叙利亚问题的性质,巴沙尔政府说是反恐,美欧、海合会国家和土耳其设定的则是双重目标:既要打击ISIS,也要推翻巴沙尔政权。

正是由于种种因素的牵制,消灭ISIS的有生力量难以汇聚整合。

中国努力参与反恐

中国参与国际反恐的原则立场之一是主张以联合国为主导。今年中国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设立总领事馆,谭邦林总领事到任后不久即代表中国政府对因遭ISIS入侵而流离失所的难民提供了总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援助,受到当地政府感谢。

当前及今后几年,国际社会打击ISIS的趋势仍将持续,美国仍将是重要主角。这是因为ISIS事实上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产物,美国无法诿责他国。但要彻底铲除中东恐怖主义根源,需要世界大国和国际社会加强协调、有效管控乃至解决中东长期拖延的热点问题,如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伊核问题谈判、叙利亚危机政治解决等,使当地穆斯林民众能看到希望而非陷入绝望,从而断绝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赖以歪曲滥用教义的土壤,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就此而言,中国一直在努力,地区国家也希望中国继续发挥作用。

背景资料:

ISIS迅速崛起

l上世纪90年代,“基地”组织三号人物扎卡维在阿富汗成立“统一与圣战组织”。

l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扎卡维带队进入伊拉克,成为“基地”组织的伊拉克分支。

l2006年,“伊拉克伊斯兰国”(ISI)成立。

l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ISI进入叙利亚,并迅速扩张。

l20134月,ISI宣布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救国阵线”合并,成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

l201466日,ISIS与伊拉克安全部队爆发冲突。

l629日,ISIS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宣布在横跨叙伊边境的广大区域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并将组织更名为“伊斯兰国”。

l922日,美军开始针对叙利亚境内的ISIS目标进行空中打击。

l117日,ISIS头目巴格达迪在美国中央司令部发动的空袭中受伤,另有多名该极端组织高级头目死亡。

l1218日,美军参谋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透露,美军在近期空袭ISIS的行动中成功“铲除”3名高级别领导人。

伊朗:对明年谈判很期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

根据去年11月达成的临时协议,今年720日前,伊朗与六国应达成全面解决伊核问题最终协议。但因分歧严重,谈判延期至1124日。但11月各方仍未达成一致,谈判又被延期至明年630日。

目前伊朗与六国的分歧主要有两点:如何限制伊朗铀浓缩的规模和能力;怎样制定解除对伊制裁时间表。为此,双方今年共进行了十轮磋商,虽最后仍未能完全达成一致,但各方均认为谈判取得重大进展,表示要争取明年如期达成协议。伊朗已经对限制离心机作出新承诺,并在未来7个月里以5公斤/月的进度将氧化铀转化为核燃料,每月接收7亿美元被冻结资金,继续按当前水平出口石油,暂时不用担心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其追加制裁。

奥巴马非常希望在任内解决伊核问题,为自己留下一些外交遗产。在当前面临ISIS严峻挑战的情况下,美国不希望伊核谈判破裂。伊朗总统鲁哈尼也期待达成协议,并表示即使制裁不马上取消,伊朗也会签协议。连年制裁严重破坏了伊朗经济。大部分伊朗人都对明年的谈判充满期待,并对达成协议有信心。

中方是伊核谈判的重要一方。在伊核问题最困难、美伊关系最紧张时,中国积极做工作,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在最近一个谈判关键阶段,中国又提出解决双方焦点问题的新思路,得到各方好评。笔者相信,中国将为下一步的最终谈判发挥更积极作用。

叙利亚:寄望政治解决危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

2014年,叙利亚形势依旧严峻。

一方面,政府军在与反对派武装的较量中继续扩大去年以来所取得的军事优势,进一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巴沙尔还趁势加强了国内政治秩序的重建,努力推进民族和解进程。另一方面,ISIS异军突起,不仅把矛头对准巴沙尔政府,更从叙反对派手中争夺土地,影响民族和解进程,一些极端组织如“救国阵线”等开始与ISIS勾结,不少极端分子加入了ISIS。这令叙利亚局势变得更复杂,也打击了美国等扶持的所谓温和反对派。

今年叙利亚问题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于介入叙利亚国内政治的热情明显减弱,其关注焦点转移到极端组织和恐怖分子在这一带的活动。ISIS出现后,打击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叙国内政治似乎暂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巴沙尔曾多次提出愿与美国合作反恐,但均遭冷遇。美国拒绝与叙政府合作,既是出于反对巴沙尔政权的固有立场,更有顾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一面。美国并不愿被卷入地面战争,更希望该地区国家出面参与打击行动。但地区国家对此各有自己的考虑,对ISIS的看法与美国也不尽一致,因此在配合行动上并不积极。当前美国希望通过资助和培训所谓叙反对派来应对ISIS的做法不仅不靠谱,而且极具风险,很可能为叙乱局埋下新的祸根。

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叙利亚危机。当前情况下,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对于消除地区极端思潮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尤为重要。未来中国将会更积极的推动地区稳定。

阿富汗:治理重在内部和解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

2014年曾被视为长达13年的阿富汗冲突的结束之年,大选如何进行是关键。不幸的是,外界事先普遍预测的“选举乱局”如期而至。选情的胶着和塔利班不断以武力冲击阿各地,令阿局势再现乱象。

所幸的是,两个候选人最终互相妥协,组建成新政府,分任总统和“首席政府长官”。由于是总统体制,并不设政府总理,因此后者的名分还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两派联合执政在成熟的民主国家都是难题,更何况阿富汗。因此,国际社会对阿局势下一步演变存有忧虑。好在加尼总统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支持,多年在华盛顿国际金融机构任职的经历也确保他胜任此职位。但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决定保留上万美军“协助阿政府维护局势”。

阿富汗是欧亚大陆的枢纽,地理位置重要:这个与多国接壤的内陆国家发生动荡会影响大陆安全。历史上,这个山地国家从未被外来势力征服,说明“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即“阿人治阿”是靠谱的。而美国此前着力培育代理人,结果挫折连连,反又指责阿政府腐败,加上大量使用武力,给阿造成巨大伤痛的事实值得国际社会反思。

阿富汗成为国际恐怖势力的温床有其历史渊源,但当下如何处理是关键。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势力,以及塔利班为代表的激进势力,都是阿治理的难题,而任何有效的治理都需阿内部的和解。这又有两个部分,即政治和解与民族和解。而如何破解阿的治理难题事实上也是亚洲的议程。

就目前的进展来看,稳定与安全是阿的头号问题,无此就没有重建可言。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亚信峰会上倡导的亚洲安全架构和亚洲新安全观或可将阿富汗视为切入点。通过亚洲各国的协作,包括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上合组织等次地区机制的适当参与,在部分美军及少量其他西方国家军队继续存在的背景下,共同促进阿富汗的安全进程,最终帮助阿富汗建立起“阿人治阿”的合理机制。如果成功,无疑将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共产品。

中国既是阿的紧邻,也是亚洲首要大国,对维护亚洲,特别是欧亚大陆的安全与稳定当仁不让。中国多次承诺将积极参与阿战后在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重建。2015年,中国在阿全面参与值得期待。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