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区域与国别研究沙龙第1期“美国对中东的能源战略”举行
发布时间: 2017-05-18 浏览次数: 1187

2017年5月17日,首期“中东区域与国别研究沙龙”在上外中东研究所704会议室举行,中东研究所潜旭明副研究员作了题为“美国对中东的能源战略”的学术报告。讲座点评人由孙德刚研究员担任。中东研究所刘中民所长、汪波、李意、余泳、钮松、包澄章、赵军、章远、邹志强、闵捷、舒梦,以及部分研究生出席讲座。

中东石油的储量丰富、产量高、质量好。目前世界上5个石油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的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和阿联酋全部在中东地区。潜旭明提出,从地缘政治视角来看,中东连接亚、非、欧三大洲,扼东西半球的交通要冲,由于中东在地缘政治上的位置非常重要,美国的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对中东地区的政策,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维护美国国内能源安全。第二,满足美国盟友的石油需求。第三,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需要。

美国对中东地区的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该地区的主要石油资源不被敌对势力所控制。美国和盟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从该地区获取石油。其次是防止因地区不稳定因素,如恐怖主义袭击等造成该地区石油供应的短期中断;最后是促进该地区石油上游产业重新对国际投资开放,扩大该地区石油产能,满足世界石油供应需求。

美国在中东实现其能源战略的手段主要有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几个方面。第一,军事方面。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欧佩克中对美强硬的国家,甚至通过军事行动推翻其政权。第二,经济方面。美国和中东友好产油国发展经贸联系、构建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不友好的产油国则实施贸易制裁或者限制美国企业对其投资。第三,文化方面。美国政府向中东国家输出美国式民主,宣扬美国式的价值观,对这些国家进行经济改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政治改革,扩大政治参与,在思想上培养“西化”的青年。

20世纪初到40年代,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由次强国上升为霸权国,其国际能源战略经历着重大的发展,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策支持其国际石油公司向中东扩张,一步步确立了对中东的主导地位。美国石油公司通过《红线协定》和《阿奇纳卡里“按现状”协定》进入了英国石油公司的势力范围,染指中东的石油资源,通过三个执行的附属协定将触角进一步向海湾地区扩展。

二战后,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美国政府支持石油公司就开始突破原有市场份额、进入中东未开发油田准入,并于1948废除英国所主导的《红线协定》。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参与推翻伊朗摩萨德政权,成立了以美国石油公司为主体的伊朗国际石油财团,1954年,伊朗国际石油财团重新划分了伊朗石油开采市场份额,就这样,美国石油公司确立了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发出咄咄逼人的攻势,美国主导的国际石油体系出现危机。1973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石油输出国组织运用石油武器,成功的夺取了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主导权,并引发1973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再次造成巨大的冲击,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这一时期,美国的能源安全的任务主要是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美国对中东的能源战略主要有“双柱”政策、石油-美元机制、打击欧佩克、“卡特主义”、“卡特主义推论”等。

19908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沙漠风暴”行动,把萨达姆从科威特赶出去。过海湾战争,美国把军事力量推进海湾,获得该地区的主导权。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一方面在波斯湾地区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对伊朗和伊拉克实行遏制,减少出现另一个地区性政权威胁现有体系的机会。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从政治上消除石油危机的根源。为解决阿以争端,美国参与了新一轮中东和谈,克林顿促成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协议的签署。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的态势,这一时期的国际能源体系在供给板块方面,美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来分化瓦解OPEC阵营,极力拉拢沙特阿拉伯,打压伊拉克、伊朗。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驻军海湾,扶植亲美政府。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逐鹿中亚。

潜旭明还以伊拉克为例分析了美国中东能源政策的具体实施。他分析了战后伊拉克的政治生态、社会状况、经济模式、教派冲突等因素。比较了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对伊拉克的政策,分析了美国中东能源政策面临的困境。认为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战术运作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美国伊拉克政策的深层结构性难题正在逐渐显露。

纵观一个多世纪来美国的中东能源战略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中东能源战略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美国的中东能源战略与地缘战略密切结合。中东地区的地缘位置和保证欧亚大陆的战略桥头堡的安全,防止有潜在能力威胁美国安全的欧亚主导大国的出现,一直是二战后美国的重大关切。(2)美国的中东能源战略与谋求霸权密切结合。美国通过控制石油不但确保自身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更有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意图。美国是世界头号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具有超强的实力,往往通过强权政治和军事手段来达到其能源战略目标。一方面,美国为了谋取世界霸权,其国际能源战略中带有很强的遏制对手、控制盟国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国以实力为后盾和西方国家争夺势力范围。通过发动战争、干涉内政、实施经济制裁等方式控制产油国和战略通道。(3)美国的中东能源战略与军事行动密切结合。美国实施国际石油战略手段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在实施过程中美国奉行实力政策,为实现其石油利益,美国不惜运用军事手段。冷战时期,美国不仅在中东及其周边地区建立军事基地,而且还建立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增强了美国对世界咽喉石油运输通道的控制能力。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仅在已有军事存在的石油战略要地扩大驻军规模,而且向新的石油战略要地渗透军事力量。特别是“911”以后,美国不断扩大反恐战争的范围,利用军事手段推翻了伊拉克、利比亚等OPEC强硬派国家的政权,扶持亲美政权,以达到控制中东能源的目的。

中东研究副所长孙德刚研究员对讲座进行了点评,从三组互动关系揭示了美国中东能源战略的实质:第一组是“能源”和“币缘”的互动,即美国在中东的能源政策体现了其维护石油美元地位的考量;第二组是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互动,即能源是美国维护在中东霸权地位的重要手段;第三组是能源战略与军事战略的互动,即美国如何以维护能源供应安全为旗号,增强在中东军事基地部署和军事力量运用的合法性。

孙德刚认为,新时期,关于美国的能源战略,有很多新现象、新趋势和新问题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第一,关于能源战略的内涵研究。以往研究美国在中东的能源战略,主要局限于讨论石油和天然气。新时期,随着美国能源科技的进步和美国对中东油气进口的减少,核能、太阳能和清洁能源成为美国对中东能源投资的重要领域。美国与中东国家新能源合作这一议题值得关注。

第二,跟踪科技进步对美国能源战略的影响。国际油气开采技术的进步和产量提高,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页岩气革命”,美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地中海东部地区特大天然气天的发现与开发等等,都将改变当前美国的中东能源战略。

第三,重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的变化对美国中东能源战略的影响。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世界能源主要从油气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流向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未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很可能会成为能源出口国,以往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开始成为石油进口国,中国、印度等亚非人口大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中东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买家已经从欧美变成了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中东能源对亚洲比对欧美国家更重要。未来,随着中东和非洲人口的激增,这些发展中国家能源自产自销的比例将增大,这对美国中东能源战略的目标和手段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跟踪中东能源供应态势变化对美国中东霸权的影响。几十年来,美国在中东霸权的重要因素,是以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力量为依托,确保盟国不受限制地获得价格合理的油气供应,美国的霸权成为所谓的一项“安全公共产品”。随着中国、印度等非美国盟友成为中东油气资源的主要进口国,美国不甘心这些国家在安全上“免费搭车”,但这恰恰是美国强化在中东领导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而中国开发瓜达尔港和皎漂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和铺设中缅油气管道以保障中东能源供应的安全,反而受到美国所谓“地缘政治野心”的指责。

第五,中国对中东动荡国家油气资源的开发对美国在中东治理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西方均强调要帮助中东国家提高治理能力,但双方的理念不同。美国以对象国不民主为由,拒绝同中东所谓威权国家开展油气合作,如苏丹、伊朗和伊拉克等。中国提出“民生治理”的理念,主张中东发展中国家的治理应该从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展开始,认为西方所谓的“民主治理”、先建立民主政体再进行经济发展往往在中东国家水土不服。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参与中东不稳定国家的油气资源开发,改善了对象国民生,也丰富了全球治理的内涵。